在持有爾康制藥較多的基金中,中郵基金任澤松管理的7只產品抱團持有,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持有3994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18%,截至三季度末,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0.12%;中郵信息產業基金持有3962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17%,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0.44%;中郵核心競爭力基金持有135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74%,持倉市值為基金凈值的12.28%。
此外,華夏紅利混合基金持有3205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75%;華夏復興混合基金持有1325萬股,華夏收入混合持有587萬股。
除了公募基金,中央匯金和社保基金也不幸“中槍”。數據顯示,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3469萬股,全國社保基金四零三組合也持有1777萬股。
規避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風險
從11日與27日走勢看,截至收盤,爾康醫藥依然有55萬手賣單牢牢封死跌停板,成交量僅有1802萬元,照此趨勢看,接下來依然會順勢下跌。如果接下來股價低于公募基金估值價,將按照市場價計算,基金凈值或還將被拖累。
滬上某基金經理認為,由于爾康制藥市值較大,公募基金持倉較多,加上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機構不敢輕易買入,對于目前持有爾康制藥的公募基金來說,日內不能反向交易,當日買入不能再賣出,同樣不敢輕易買入,或導致持倉基金陷入“囚徒困境”。另外,如果基金近期遭遇凈贖回,同樣沒有能力買入。
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規避上市公司財務“被質疑”帶來的風險呢?深圳某績優私募基金經理透露,嚴格執行“疑罪從有”原則,只要懷疑上市公司有造假嫌疑,就要按照公司真的造假去做投資抉擇。“市場上3000多家公司,遇到看不懂的、有造假嫌疑的,堅決繞著走,這樣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關于爾康制藥“一字跌停” 中郵等近百只基金凈值被拖累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