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的財富效應刺激了投資者入場需求,與公募基金業偏股型基金“供給”不足形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偏股型基金頻頻出現“爆款”。上海某基金經理表示,雖然A股的指數表現波瀾不驚,但熱點板塊頻頻,如果投資者選擇得當,仍能獲得不菲的收益。而此時,基金經理的專業投資能力就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體現,部分基金的業績十分亮眼,這顯著刺激了投資者的入場欲望。數據顯示,至昨日收盤,今年以來,綜合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混合基金,有多達18只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超過50%,這份成績單確實有足夠的吸引力。
不過,從統計數據來看,新基金發行數量偏少的格局,有可能在11月份得到改變。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將A/B/C等分開計算,正在發行中的新基金數量已有133只,其中計劃在11月份完成募集的新基金數量為78只,這將令過去兩個月新基金成立數量不斷下滑的局面得到逆轉。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正在發行的新基金數量有所增加,但如果按照類型劃分則可以發現,其中貧富不均的格局仍然明顯,正在發行的股票型和偏股型混合數量仍然較少。根據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在133只正在發行的新基金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僅有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僅有6只,合計占比不到7%。業內人士預計,從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在偏股型基金供給依然有限的背景下,偏股型基金發行量仍有望在11月份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
市場樂觀情緒升溫
在新基金發行“爆款”頻頻的同時,基金經理對后市的樂觀情緒也漸漸升溫。
海富通投資經理李佐禕表示,盡管指數已經明顯上行了一輪,但未來中線趨勢呈中性偏樂觀,估值也沒有到明顯的泡沫化階段。后續可以繼續挖掘白馬藍籌,尤其是一些估值尚未提升的板塊,明年可適度關注業績增長且相關基本面出現好轉跡象的成長股。他進一步表示,近期關注點依然側重白馬藍籌股,風格偏上證50,適當挖掘成長類標的和一些前期超跌的成長股。
而在看好四季度市場熱度升溫的同時,中歐基金指出,四季度大部分股票可能整體呈現波瀾不驚的狀態,而少部分股票或出現股價突圍,能否找到這類標的,取決于對預期差的深入研究。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將繼續考驗選股能力,投資者之間的收益回報或將進一步拉大。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或依然較難通過直接投資股票獲得豐厚收益。
中歐基金進一步指出,短期內并沒有看到市場風格會迅速一邊倒地切換到成長風格,供給側改革提升了大型國企所在行業的集中度,改善了這些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所以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可能不會果斷將倉位從價值調換到成長上,未來兩個月市場風格或將呈現為不同主題間的輪漲輪跌。
光大保德信基金也表示,在現階段我國經濟L型走勢已成為普遍共識的大背景下,需要尋找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的行業,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同時,挖掘重點行業的優勢個股,從而分享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豐碩成果。
以上就是關于偏股基金猛“吸金”,百只新基在“路上”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