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對于大部分偏股型基金來說,今年算是一個收成不錯的年份。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顯示,截至10月11日,可比的70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625只基金今年以來獲得了正收益,其中,今年以來收益率最高的基金獲得了50.36%的正回報。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發現,在近九成的偏股型基金獲得正收益的背后,是大多數基金之間的收益率十分接近,往往只需要不到一個百分點的業績提升,就可能大幅改變基金的業績排行座次。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從往年情況來看,部分基金公司可能會在四季度集中力量來提升旗下部分基金產品的業績,以獲得一個更好的業績排名,而這些基金公司的重倉股值得投資者重視。
緊盯基金重倉股
在四季度,尤其是年末掀起業績“排名戰”,是基金業內的傳統“競賽”項目。盡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將長期業績表現作為基金經理的重要考核依據,但年度業績排名榜的爭奪依舊激烈,一些關鍵排名常常引發相關基金之間的“刀光劍影”。
上海一位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媒體和投資者偏好于聚焦冠亞季軍的爭奪,但這只是外行看熱鬧,實際上,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考核中,能否進入同類基金排名的1/10、1/3、1/2等指標也十分關鍵。如果基金產品的業績正好在這些關鍵指標的邊緣,基金經理也有較強的意愿來沖刺一下業績,讓自己的考核上升一個檔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場風格多變,使得不同風格的偏股型基金旗下重倉股都有表現的機會,這也令不同基金之間的業績差距可謂“毫厘之差”,很容易誘發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開打“排名戰”。單純以前三名而論,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顯示,截至10月11日,偏股型基金業績排名榜首的基金與緊追其后的第二名,收益率差距不過是2.31個百分點,而第二名與第三名的收益率差距也僅有2.39個百分點。而越往后,基金產品之間的業績差距愈加縮小,排名銜接的基金之間業績差距甚而有低于0.1個百分點的現象,排名座次轉瞬便可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