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再過幾個交易日,三季度行情就要落下帷幕。從公募基金產品業績看,有6只主動管理型產品年內回報超過40%,表現最好的國泰互聯網++基金年內收益高達48.21%,其余5只基金年內業績差距不足2%。從整體看,前三季度公募基金產品業績排名呈現膠著狀態。
贏在大格局
經過年初的低估值藍籌股行情,進入三季度后周期股飆漲,新能源汽車板塊領漲成長股行情,蘋果產業鏈則從年初貫穿至今。
從權益類基金產品表現看,截至9月25日,在2119只成立于2016年底之前的基金產品中,僅有245只基金沒能取得正收益。在取得正收益的產品中,680只產品年內收益超過10%,其中超過20%的有201只,55只年度收益超過30%。
上述績優基金的勝出主要是成功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住了以業績為主導的市場主線,二是緊跟港股大勢,三是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推進給市場帶來的變化有深刻的認知,四是深度參與新能源汽車、芯片等強勢概念股。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操盤手,上述績優基金經理贏在大格局,能從更高層面去深刻理解A股市場:業績主線源于A股互聯互通,國際化趨勢不可避免,價值投資成為市場主流投資邏輯;資源股行情源于對政策的高度認同;對新能源汽車行情的成功把握,本質是看好我國經濟加速崛起的戰略機遇。
最終排名還存變數
對于權益類基金產品來說,其業績排名始終受到市場關注。在基金產品數量迅猛增加的情況下,業績能做到領先市場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