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新基金募集失利再添新丁。9月6日,富國基金旗下富國創利純債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因沒能在基金募集期內滿足基金合同成立公告宣告募集失敗,成為目前市場上第八例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基金產品。
事實上,今年以來新基金募集失利漸成常態,今年4月,嘉合睿金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打響基金募集失利第一槍,此后,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產品相繼募集失敗。截至9月7日,包括諾德天利、大摩安享18個月開放債券,北信瑞豐弘盛、國金鑫金、九泰銳興定增基金等在內的8只基金產品先后發布公告稱募集期間沒能滿足成立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委外定制基金和定增基金成為新基金募集失敗“重災區”,據基金業內人士分析,上述多只基金產品基金合同沒能生效是由于基金公司嚴格排查一致行動人認購比例所致,即無法滿足公募基金投資者集中度監管新規所要求的單一客戶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資金不能超過基金總份額50%的要求。
今年3月,證監會發布委外定制基金監管新規,根據新規要求,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不能超過50%,若超過50%,應當封閉運作或定期開放運作,并采取發起式基金形式,且不得向個人投資者公開發售。隨著這一規定的發酵,委外定制基金遭遇急剎車,新規前沒能完成募集的基金產品不得不面臨轉型發起式投資模式或宣告新基金發行失敗的尷尬。另一方面,定增新規也成為新基金募集失敗現象頻發的重要原因。今年8月,九泰基金旗下兩只定增基金產品九泰銳興定增主題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