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8月30日,公募基金半年報落幕,116家基金公司的賺錢能力也一覽無余。
根據Wind資訊統計,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計為投資者賺取收益2256億元,較2016年下半年環比增加1668億元,為2015年下半年以來最好的半年成績單。從類別看,上半年混合型基金創造的收益總額最高,達837.45億元,位居第二則是貨幣基金達823.08億元,排名第三為股票型基金,為320.13億元。
具體看各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利潤合計,天弘基金以230.14億元位列行業第一,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和嘉實基金則分別以195.74億元、168.41億元、152.37億元緊跟其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盈利最差的公司,中郵基金首當其沖,上半年虧損18.97億元;緊隨其后虧損超過10億的兩家公司分別為華商基金和寶盈基金,分別虧17.67億元和15.19億元。上半年共有1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利潤合計為負,上述三大“虧損王”在全行業中墊底。
中郵盈利墊底
自今年以來,中郵基金頻頻踩中“坑股”,從陷入資金鏈困境中的樂視網到遭遇“財務造假”質疑的爾康制藥,作為重倉上述個股的公募代表中郵基金一直被提及,“坑股”曝出黑天鵝事件事件以及股價大幅下跌,也讓中郵屢次下調旗下基金估值。即便不是重倉的“神霧系”,也被中郵所“踩雷”。
因此,從半年報結果來看,中郵基金取得如此成績顯然不足為奇,記者統計發現,2016年開始中郵基金就在虧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2016年同期虧損77.57億元,2016年底虧損擴大至124.18億元。
具體到持倉方面,從持股總量來說,中郵基金旗下7只基金共有爾康制藥9710.15萬股成為其第一大重倉股。
而爾康制藥自被質疑財務造假之后股價一路走低至停牌,8月9日又發布公告對上半年業績進行修正,預計公司2017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3.95億至5.27億,同比下降25%至0%。
8月30日發布半年度報告,其營業收入15.9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3億元,比上年減少19.73%。
持有爾康制藥最多的基金為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和中郵信息產業,基金經理為中郵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而任澤松也因一直以重倉創業板的投資風格備受市場矚目。以偏好成長股風格而業績出挑成為明星基金經理,如今也受成長股拖累而業績大幅下滑。統計發現,規模為11.45億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上半年跌幅5.17%,虧損2.81億元。規模為69.61億的中郵信息產業上半年下跌4.17%,虧損2.26億元。
記者發現,在旗下36只基金中,中郵核心成長虧損最大,達8.32億元。觀察該基金重倉持股可以發現,前幾大重倉股包括露笑科技、耐威科技、格林美、同花順等,上半年個股表現分別為露笑科技上漲2.95%、耐威科技下跌26.80%、格林美上漲20.20%,同花順下跌8.34%。而同期深證成指上漲3.46%。
此外,從規模上來說,中郵基金同樣在上半年出現了縮水,截至6月30日規模為520億元,較2016年底的623億元減少了103億元。
華商受累軍工股
同樣面臨虧損尷尬的還有華商和寶盈兩家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