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2004年,公募基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為14.7%,此后3年持續上升,特別是2007年達到25.7%,是2004年以來的最高值。2008年,公募基金所持市值的占比下滑至19.8%,此后連年下滑,2010年降至10%以下,2015年降至4.2%,2016年降至4.11%。
市場韌性仍較強
多位今年以來業績較好的基金經理表示,現在很少從倉位的角度上去博取收益,只有特別看好市場才會適當增加倉位,但幅度不會特別大。目前來看,基金對A股仍持偏積極的態度。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短期內公募、私募基金的總體倉位處于高水平,新增機構資金來源有限。
樂觀地看,市場可能呈現板塊輪動,市場心態可能保持積極。結構上,周期股行情可能繼續分化,金融股與成長股有望延續反彈,國企改革、雄安新區與金磚會議等主題可能有所表現。
平安大華基金表示,周期、消費、金融三個板塊的業績出現明顯改善。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和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周期品價格和業績復蘇在半年報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在消費板塊中,白酒和家電類上市公司的半年報非常靚麗。金融板塊盈利改善也很明顯,上半年信貸需求回升,金融監管的加強使得企業融資需求回歸銀行表內,貸款利率的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市場情緒方面,經過年中以來的修復,市場整體強度出現趨勢上的扭轉跡象。較此前結構分化下的市場運行,當前市場無疑具備更強的韌性。
招商基金表示,在樂觀的預期下,結構性機會遠大于指數機會。對于指數,仍以流動性考量作為最顯著的影響變量,衡量市場的全局性賺錢效應,目前偏謹慎。對于結構性行情,從基本面角度出發選股,繼續持有價值龍頭股、跟蹤周期品、挖掘中小創板塊中盈利增長較為確定且估值合理的標的。
獲取更多基金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原標題:股基倉位站上88%已一月 “八八魔咒”未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