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凈值倍增基金中,華夏基金旗下有4只入圍,數量最多;國泰基金、富國基金緊隨其后,各有3只入圍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陳奕迅2003年的這首《十年》,宛如一劑療傷的藥,至今還能融化不少脆弱的心。在我國證券市場,十年之前與十年之后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能為投資者療傷的就是曾是“陌生人”的“穩健基”。
8月15日,金融股集體爆發,滬深兩市股指齊漲,其中上證指數成功站穩3250點;8月初,上證指數曾創出2016年以來的新高3305.43點。不過,這與十年前的6124.04點仍有較大差距。“A股風格多變,前一秒還牛氣沖天,但可能下一秒就是熊市當道。而無懼震蕩、風格穩健的基金在歷經市場牛熊洗禮后脫穎而出。”北京一基金分析師感慨道。回顧近幾年,A股波動劇烈,部分基金凈值如坐“過山車”,許多投資者抱怨沒有賺到錢。相較于大起大落、跟隨市場“陰晴不定”的業績回報,投資者更愿意甄選“穩健基”,收獲“穩穩的幸福”。這類基金不追求收益的狂飆突進,但求凈值增長日積月累,重視對產品波動和回撤的控制。
截至2017年7月31日,過去十年上證指數累計下跌26.79%,振幅達99.73%,最高達6124.04點,最低1664.93點。在大起大落的市場行情中,共有23只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凈值翻倍。其中,華夏基金旗下有4只基金入圍,是凈值倍增基金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國泰基金、富國基金緊隨其后,各有3只基金入圍。
原“公募一哥”王亞偉余威仍存,他曾經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任職6年又116天取得1189.99%的回報率),近十年斬獲219.08%的回報率,居同期偏股基金業績榜首,該基金現任基金經理為陳偉彥。兄弟基金華夏收入(現任基金經理鄭煜)、華夏回報A(現任基金經理蔡向陽、陳偉彥)、華夏回報二號(現任基金經理蔡向陽、陳偉彥)過去十年凈值增長率分別達122.33%、119.96%、110.88%。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回報A自2003年9月58日成立以來已經取得了925.11%的總回報。截至8月14日,華夏回報A今年以來增長19.26%,在同類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率超18%。該基金成立以來已經分紅78次,累計分紅121億元。
據記者了解,華夏回報屬于一只風格穩健型產品,以追求絕對回報為投資目標,重視對產品波動和回撤的控制,歷史波動性低。記者翻閱產品過往季報發現,該基金多數時間股票和債券倉位相對較為均衡,同時管理人也會根據市場走勢,合理配置股票和債券的比例,精選個股和具有投資價值的債券進行投資。基金2017年二季報顯示,華夏回報股票投資比例達59.32%,主要配置了家電、白酒,醫藥、環保、消費建材類股票,抓住了二季度市場風格偏向低估值和大盤股的結構性行情,取得了較為可觀的回報。
除華夏系基金外,國泰基金旗下的國泰金鷹增長(現任基金經理周偉鋒)、國泰金龍行業精選(現任基金經理楊飛)、國泰金牛創新成長(現任基金經理程洲),近十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76.18%、120.29%、120.13%;富國基金旗下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現任基金經理朱少醒)、富國天合穩健優選(現任基金經理汪鳴、楊棟、張嘯偉)、富國天源滬港深(現任基金經理曹晉),近十年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59.45%、155.70%、112.53%。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大盤藍籌股估值提升較多,近期股價出現震蕩,而創業板有所反彈。不過,目前來看政策維度和盈利維度的持續性依然較強,風格轉換難以一蹴而就,未來一個階段的股市會繼續呈現結構性分化的格局,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像華夏回報A、國泰金鷹增長、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等這些長期業績表現優秀、風格穩健型的基金產品。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 :23只基金十年凈值倍增 王亞偉“封神基”華夏大盤居榜首)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