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部分有色行業主題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20%。從公開信息來看,基金、機構對于周期股的持股呈現出重個股、輕板塊的格局。
據東財Choice數據,近一個月以來,有色、資源類的基金收益率顯著上升。信誠有色、國泰有色、創金合信資源股票A份額近一個月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1.53%、21.13%、19.68%。從開放式基金來看,近一個月凈值增長率排名前30位的大多為有色、商品等資源類基金。
從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各路機構比較注重選擇周期板塊個股。煤電龍頭西山煤電從6月以來上漲至今,最高漲幅已超過六成。其中,兩只社保基金組合社保基金一零八組合、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均有增持。
然而并不是所有表現喜人的周期股都能得到機構青睞。受益于純堿漲價,山東海化一個月內最高漲幅達五成。但僅有兩只公募基金、一只信托重倉了該股。
據基金二季報顯示,增持周期類個股的公募基金并不多,但是所選個股卻極為精準。新增基金個數最多的是方大炭素,共有18家基金新增持有該股。
10家基金二季度新進買入魯西化工,該股月內最高漲幅超四成。研報顯示,該公司經營的多種化工產品進入漲價周期,價差正在逐步擴大,因此其股價水漲船高。
此外,基金加倉較多的周期性個股還有天齊鋰業、贛鋒鋰業。不過,加倉這兩只股票的基金經理均反映,他們買入這兩只個股的原因與周期股并無關系。買入是從公司基本面出發,看好新能源汽車是未來前景,以及上游鋰礦良好的競爭格局。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機構資金,尤其是公募基金在投資時一般不會只看到股價上漲前景也要看基本面和潛在風險。在他看來,周期股的這輪上漲雖然漲勢很猛,但基本面未必能支撐,所以其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諾德基金經理郝旭東認為,除個別公司外總體仍缺乏業績支撐,周期股上漲很難長期持續。從宏觀經濟周期來看,最晚從今年四季度起,各周期板塊內個股將面臨經濟數據同比高基數的影響,業績增速可能將會出現下滑。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