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資管今年發行公募產品情況
進入7月,券商資管發行公募基金產品的節奏明顯加快。一改此前一個月一只甚至為零的清淡,12家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資管中,5家在7月共推出5只公募基金產品。
5家券商資管齊出手
目前,獲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資管共有12家,包括東證資管、浙商證券(601878)、華融證券、山西證券(002500)、國都證券、渤海證券、東興證券(601198)、中銀國際、北京高華證券、財通證券、長江資管和華泰資管。
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截至目前,券商資管今年共發行公募產品10只(包括處于募集期的產品),其中,1月、4月和5月、6月各推出1只產品,2月和3月還處于顆粒無收狀態,但到了7月,券商資管發行公募產品的節奏突然加快,共有5只產品發行。
記者統計后發現,7月發行的5只產品分別出自國都證券、渤海匯金、中銀國際證券、財通資管和華泰證券(601688)資管。其中,國都證券發行的國都消費升級以及財通資管發行的財通資管鑫逸屬于混合型基金,其他3家發行的產品多為貨幣型或債券型等低風險類產品。這5只產品中,有3只產品目前處于募集期。
從公司層面來說,今年以來,12家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資管中,發行過公募產品的有7家,其中中銀國際證券發行3只,國都證券有2只產品推出,東興證券、渤海匯金、東證資管、財通資管以及華泰資管均發行一只。
華泰資管和渤海匯金
首只公募基金產品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7月25日有3只產品成立或發行,分別是財通資管鑫逸混合和華泰紫金天天金貨幣ETF以及渤海匯金匯添金貨幣。其中,華泰資管和渤海匯金均是在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后發行首只公募基金產品。
華泰紫金天天金貨幣ETF是券商資管行業的首只貨幣ETF,據悉,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韓克擅長宏觀經濟基本面與資金面研究分析,并在保持基金規模運作的穩定性和各類市場流動性管理上具有豐富經驗和廣泛資源。
相比而言,渤海匯金的首只公募基金產品更來之不易。在12家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資管中,渤海匯金獲得牌照的時間較早,為2014年11月,是第六家獲得公募牌照的券商,和它同年拿到牌照的浙商資管和山西證券,發行的公募產品數分別為6只和4只。2016年伊始,渤海證券正式獲批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渤海匯金,渤海證券獲得的公募基金管理資格也由渤海匯金承繼。至此,12家中只有北京高華證券沒有發過公募基金產品。
低風險產品成“最愛”
業內人士指出,從央行及監管層的表態來說,后續將漸進式推進去杠桿過程,央行貨幣政策或將維持溫和,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概率較小,債市面臨的市場環境將有所改觀。總體而言,在目前的局面下,債券市場中短端、高等級信用債具有一定投資價值,對于貨幣基金來說也是較好的投資機會。
從本月發行的產品的類型來看,也充分契合了市場風格,5家發行產品的券商資管中,3家發行的產品為貨幣型或債券型等低風險類產品,主打絕對收益。
財通資管鑫逸混合基金是財通資管旗下第三只公募基金,針對今年以來的市場特點,財通資管固定收益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債市調整使得目前債券配置價值凸現,當前1年、3年等短久期信用債無論絕對收益或利差均處于歷史均線以上,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在具體操作上,財通資管鑫逸混合基金組合將積極配置資質和流動性好的債券,重點關注被低估債券,力求獲取超額收益,在此基礎上關注股票市場結構性機會,并適時參與新股申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