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今年4月份就賣出了萬達系債券,因為市場上傳言萬達商業即將回歸A股,以萬達的資質在債券市場融資成本卻高達15%,從債券研究的角度看,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因此,我們選擇了賣出,并提醒權益投資部賣出相關概念股。”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副總經理表示。
近年來,不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黑天鵝”頻發,個股、個券投資風險集聚,多個投資標的在股票、債券市場的走勢聯動加強,為了應對此類投資風險,多家公募在投研層面開始加強“股債聯合投研機制”,促進股、債、宏觀等投研部門的成果共享機制,以應對部分標的跨市場的機遇或風險。
多家建立投研共享機制
據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多家公募正在努力消弭傳統股債投研相互割裂的狀態,主動強化股債部門投研的互動機制,發揮公司整體投研合力。
益民基金研究部總經理胡彧透露,為了做好投資,益民基金在投研層面發起了“股債聯合研究機制”,在研究上打通了股票研究部和債券研究部,在基本面投研領域形成了研究共享制度。
除了這種有意識地強化“股債聯合投研機制”,有的公司雖沒有形成制度,但在投研上也強化了股債部門的互動、聯動機制。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他所在的公募基金投委會包含股票投資部、債券投資部和智能投資部,牽頭組織會議的分別是股票投資部主席、固定收益投資總監、智能投資部投資總監,一般債券、股票投研會議是分開召開。但在一些共同問題上,公司投委會層面會注意發揮權益類和固收類投研團隊的投研合力。
該基金經理表示,一是在一些共同領域,如宏觀市場分析、策略分析、大類資產配置等領域,讓債券、股票投資相對割裂的狀態有所改觀,基金公司更加側重股債資產的聯合研究,研究成果共享,以提高投資效率;二是智能投資部中的大數據研究,由于同時包含了股票和債券資產,在投資研究上沒有做太多區分,實現了投研的融合;三是研究的成果是開放的,公司內部投研平臺的研報和調研報告,投研人員實現成果共享。
研究共享提升投資效率
具體到落實投資的層面,如果偏債類基金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就會借助權益類投資部的研究,深入分析股票基本面,進行股票的動態研究,配置一些低估值、高成長的精選股票,而不會直接持有指數產品,進而在牛市期間提升投資收益;如果偏股基金需要配置債券,一般是債券基金經理給出債券資產的標配,為這只基金創造平均收益。
“打通股債研究對雙方都是有促進的,大家可以共享研究成果。”上述基金經理稱,“債券的宏觀資產配置需求比較多,在公司里,債券投資的宏觀研究員、策略研究員是共用的。通過融合研究,投研部門可以從更多角度看待貨幣市場流動性、經濟前景、利率走向等指標,也可以多角度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化、營業收入、凈利潤、債券信用風險等,對股市、債市研究水平都會有明顯提升。”
多位業內人士稱,隨著股、債等各個市場關聯度不斷增強,打通股債聯合研究、促進公司內部共享研究成果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對公募基金提升整體投研能力、提高投資效率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