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擔心A股受美股風格切換的影響,管理的基金最近開始減倉A股藍籌股。
據記者統計,7月7日以來,納指漲幅達5.28%,道指僅小幅上揚0.91%。特別是上周以來,在納指續漲1.56%之際,道指反倒下挫0.58%。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美股映射不容忽視,但A股市場風格不會輕易因美股而切換。不過,在波詭云譎的市場上,簡單堅守上半年“二八分化”的操作可能也不夠明智,新的“二八分化”更值得關注。
正如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所言,前期持倉集中的股票,所有人都吃到撐又不用買單就跑出來是不可能的,反倒是現在底部還有一些低估的股票,場外資金更喜歡這種標的。
納指再壓道指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5月中旬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曾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強于納斯達克指數。5月18日至7月6日,道指累計上漲3.46%,納指僅上漲1.3%。特別是6月9日至7月6日,納指更是在19個交易日里跌去3.67%。
不過,峰回路轉,隨后納指又重新領跑。7月7日以來,納指漲幅高達5.28%,道指同期僅小幅上揚0.91%。特別是上周以來,在納指續漲1.56%之際,道指反倒是下挫了0.58%。
美股風格為何切換呢?對此,景泰利豐董事長張英飚表示,今年上半年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動力主要來自于金融板塊,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放松銀行監管政策,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得以擴大。此外,受益于特朗普上臺后推出的萬億美元以上基建計劃,基建板塊進一步推動了道指上漲。但實際上,過去兩三個月,特朗普的政策在國內外難以推動,醫保法案、基建等問題的處理并沒有太大進展,市場對“特朗普交易”產生懷疑。
“反觀成長股,尤其是科技類公司的發展不受特朗普政策影響,而且現階段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資金重新考慮吸納高科技類的、估值合適的、業績增長不錯的成長股。這造成了外圍市場的分化走勢。”張英飚說。
業績也是個股試金石。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表示,科技類公司盈利增速的提升是納指走強的根本動力。“納指持續上漲,主要是美股財報季進入披露高潮,從已經公布和即將公布的財報來看,85%的美科技股公司盈利增速提升且超預期,特別是信息技術行業盈利增速將達兩位數。”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