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發布即將滿月,各大基金公司正根據新規進行自查,并積極準備修改合同和增聘相關基金經理。
在業內人士看來,港股投研人員的缺乏或是未來基金公司布局滬港深基金的最大掣肘。對于不少涉足港股時間較短,但希望在滬港深產品線上發力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增加人才儲備將是當務之急。
新規下多只產品難以達標
去年以來,恒生指數的高歌猛進令滬港深相關基金備受市場追捧,而不少基金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在投研能力準備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大力發行滬港深產品。部分產品由于港股倉位極低,凈值表現與港股走勢大相徑庭。
在此背景下,監管機構于今年6月14日發布了《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指引》規定,基金名稱如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應當將80%以上(含)的非現金基金資產投資于港股。而基金非現金資產投資港股不到80%的,名稱中不得帶有“港股”等類似字樣,并且港股最高投資比例不得超過股票資產的50%。此外,對80%以上非現金資金資產投資于港股的基金產品,基金管理人應當配備不少與2名具有2年以上香港市場投資管理相關經驗的人員,其中至少1名為基金經理。
華寶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截至2016年底,共有25只港股通基金完成建倉期。從其公布的全部持股上看,僅有8只基金的港股倉位占比超過80%,其中工銀瑞信滬港深和前海開源滬港深藍籌的港股占比高達100%。而華安滬港深外延增長、寶盈國家安全戰略滬港深、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富國天源滬港深的港股占比為0.
根據《指引》,倘若這部分基金當前的港股投資比例仍然維持在去年年底水平,它們需要提高港股占比,或者將港股相關字樣從基金名稱中刪除。
存量滬港深基金密集“整改”
根據監管機構后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轄區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基金產品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于基金名稱帶有“滬港深”等類似字樣且港股投資比例下限為零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的顯著位置進行特別風險提示,而且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正根據新規進行自查,并積極準備修改合同。7月12日,安信基金針對旗下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股票基金發布了修改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的公告。公告中表示,基金名稱僅表明本基金可以通過港股通機制投資港股,基金資產對港股標的投資比例會根據市場情況、投資策略等發生較大的調整,存在不對港股進行投資的可能。
此外,寶盈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 、嘉實基金和平安大華基金均在同日發布了類似公告。而早在6月30日,廣發基金針對旗下“新機遇 ”和“新起點”兩只滬港深基金,率先發布了修改基金合同、新增風險揭示內容的公告。
上述基金公司還在公告中提示,基金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將會面臨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基金公司重金“攬才”
《通知》還提到,根據《指引》關于人員配備的相關要求,基金公司需在通知下發之日起六個月內,配備相適應的投資管理人員,確保人員到位。
為滿足要求,除了修改合同,多家基金公司近期還在積極增聘相關基金經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 7月8日公告稱,旗下富蘭克林國海滬港深成長精選基金將增聘基金經理徐成,與衛學海共同管理該基金。相關資料顯示,徐成目前同時管理兩只QDII基金,具有港股投資經驗。
不過,由于此前發行的滬港深基金數量龐大,目前港股投研人員仍然存在較大缺口。記者調查了解到,擁有QDII資格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基本都可以滿足條件,而涉足港股時間尚短的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多數不符合條件。
一位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按照規定,相關投研人士要在六個月內到崗,不然可能會影響產品的后續運行。目前公司內部一方面正在積極物色相關人員,另一方面也準備從外部引進人才。
記者打開某家招聘網站,發現了多條針對港股基金經理、港股研究員、港股交易員等職位的招聘啟事,招聘單位涉及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 、保險 、資管等。其中,滬上某基金公司給港股基金經理開出的年薪為70萬至100萬元,另有一家排名前十名的公募基金將價碼開到150萬至210萬元。
對此,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預計基金公司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急需引進港股投研人才。他還提出,投資管理經驗不易衡量,監管層可以通過設立港股投資管理的相關考試進行篩選。港股交易制度與內地市場存在很大區別,尤其是英文信披對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通過考試制度篩選合格的港股投資經理很有必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