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規實施情況來看,券商是目前各類機構中壓力最大、出現狀況最多的,這主要在于券商在辦理諸如融資融券 、個股期權、創業板 、分級基金等諸多業務時都需要進行雙錄,工作量極大。
相較而言,由于基金公司的銷售工作主要由代銷渠道展開,較少需要自行進行雙錄程序,任務量要少許多。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基金公司至今還在進行系統改造工作,尚未上線新系統。
“雙錄”環節適應期
盡管已進行過多輪測試,但新規實施以來,不少券商柜臺實施雙錄時仍然狀況頻出。
7月12日,據華南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人士介紹,由于大部分業務都要進行雙錄,要求又十分嚴格,因此很多業務在辦理流程上顯得較為繁瑣。“之前我們有客戶過來辦理分級基金業務,花了幾個小時才辦好。還有的客戶過來開通創業板,錄了好幾遍視頻都沒審核成功最后客戶直接說不辦了。有的營業部據說辦融資融券直接從早上辦到下午四點才搞定。”其指出。
“之前我們有顧客過來說要取消之前開通的融資融券業務,我們當時就很努力地勸她千萬別取消,因為新規后開通融資融券會流程復雜很多。” 7月12日,一家深圳券商營業部人士談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新系統不穩定、員工流程不熟悉、風險確認環節較多等原因,不少投資者在券商進行雙錄時確實體驗感較差,對雙錄的配合度很低,部分投資者更是由于比較復雜的流程而取消業務辦理。
另一方面,券商柜臺人員也因為工作量大增而感到壓力,以致于出現投資者到券商柜臺辦理業務時,部分券商工作人員鼓勵投資者自己用手機辦理業務以免因雙錄帶來麻煩的情況。
一家中型券商員工坦承,近期因為投資者新規的實施壓力確實較大,不僅要看各種合規知識,公司還接連多場關于雙錄和投資者適當性的考試,不斷強化對業務流程的熟悉度,但即便如此在現實執行時還是有很多問題。
整體而言,此前在測試期間出現的種種狀況,在《辦法》實施以來并沒有得到緩解,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券商都需要一定的適應期。
基金焦慮風險評級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盡管較少需要直接給投資者進行雙錄,但同樣有“麻煩”需要解決。據悉不少基金公司還在進行系統的調試,部分基金公司至今還未上線新系統。
“主要是新老劃斷提出得比較晚”,7月12日,華南某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部人士趙宸(化名)表示,“6月28日才提出可以新老劃斷,而在這之前所有基金公司都是按照全都要重來的規則進行系統改造。此外, 6個月緩沖期也是新提出的,所以此前準備好的新系統還需要重新改為新老劃斷。很多基金公司的系統都不是自己開發的,需要開發商調整,會更加慢。”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至今還未上線新的直銷系統,該基金公司相關人士透露,“我們原本也是準備在7月1日上線新系統,但6月28日時協會通知說可以推遲上線,所以我們決定進一步優化系統,希望能夠把用戶體驗做得好一些再上線。因為有的系統在新規實施后會直接停掉一些業務,對客戶來說體驗太差,而我們單獨對定投這塊做了很多特殊處理,如果沒有客戶授權的狀態下不會停,我們馬上也要上線了。”
7月12日,另一家已經上線新系統的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雖然新上線的系統目前運行正常,但較多客戶對新規的重新測評及越級提醒表示體驗不好,太多提示,此外普升專流程的解釋也較為復雜。而且銷售方面購買步驟增多,客戶操作門檻提高,體驗確實還需要改善。”
事實上,除了系統修復或改造方面的工作還在進行,基金公司對如何進行投資者的風險評級也仍然存在疑惑。
趙宸表示:“首先基金公司內部缺乏對投資者進行風險評定的能力,因為這涉及很多方面;第二基金公司在評定用戶時可能有失偏頗,坦白講如果定得太嚴苛我們很難開展業務,越嚴格可能會越難做,但太寬松肯定也是不合適的,這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新考驗。”
趙宸補充指出:“雖然沒有投資者適應性新規前基金公司也要做評定,但基金公司之前在這塊一直都不太規范,新規后只是有模板但具體怎么評還是不知道,并沒有多大的變化。我們內部對怎么評也有爭議,這個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所以即使現在已經上了新系統,但如果后面發現不太合適的話,我們還是要去修改新的評定規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