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擬發起設立或參與投資產業并購基金。與以往并購基金設立消息一發布,上市公司股價隨即上漲不同,目前的市場對此更趨冷靜。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關注并購基金正在從概念炒作回歸理性,在看到上市公司并購預期的同時,也關注其中的風險。
不再熱捧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參與成立產業并購基金,相當于多方合作助力上市公司進行產業鏈并購,打開了上市公司后期并購重組的預期,所以常常遭到二級市場追捧。
不過,目前市場對此顯然已經不感冒。6月20日,誠意藥業公告稱,為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在更大范圍內尋求對公司有戰略意義的投資和并購標的,借助專業的戰略合作伙伴的經驗和資源,加強公司的投資能力,加快公司產業升級和發展的步伐,公司及實控人顏貽意先生與中鈺資本擬共同發起設立中鈺誠意并購投資基金,基金投資方向限于與公司戰略發展規劃相關的醫藥產業,主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并購、新建、合作經營等。基金認繳規模不高于人民幣10億元,公司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總額不高于2億元;有限合伙人顏貽意認繳出資總額不高于1億元。
公告出爐后,誠意藥業股價并未出現大幅上漲。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發現,誠意藥業6月21日微漲0.03%,22日下跌2.24%,23日上漲1.66%,區間漲跌幅幾可忽略不計。
同樣,在6月20日宣布簽訂設立產業并購基金的柏堡龍,股價表現也較平穩。6月20日,柏堡龍收于23.5元/股,當晚公告與深圳道格資管簽訂了產業并購基金的合作框架協議,并購基金的總規模不少于20億元,投資領域以服裝設計、生產、銷售,面料研發、制樣、生產等服裝相關產業為重點,服務于柏堡龍“全球時尚設計生態圈”的發展戰略。到23日收盤,柏堡龍股價價為23.48元/股,較20日時幾乎無變動。
回歸理性
從多只個股的表現來看,投資者的心態正在回歸理性。上述私募機構人士分析,過去出現的不少并購基金,都是借著市值管理來做并購交易,迎合市場熱門題材裝入資產,通過設立并購基金的利好消息來提升股價,維護市值。
“一些并購基金的成立本身就是跟風或者盲目炒作題材,其后續運作既缺乏實質的規劃,也沒有合適的項目資源入手。還有少數并購基金的運作純粹是以短期博弈股價為主,與上市公司本身的產業布局和規模擴張關系不大。”該人士表示,不少之前成立的并購基金已經成為“僵尸基金”,即使仍在運作的并購基金,從成立到退出也不是短期過程,參與炒作并無多大意義,投資者也逐漸認清這一事實。
有券商人士認為,投資者首先要看上市公司質地,特別是主營業務等情況。自身主營業務處于較快發展期或者成熟收獲期,相對來說,這樣的公司后續產業并購更有條件;其次是看成立并購基金的合作方。目前有很多PE機構希望參與上市公司并購,但跟蹤一些市場知名機構或許更有勝算的可能;三是看并購基金的方向。當前一些上市公司并購基金偏向過分寬泛的產業鏈或是生態圈不一定是好事,一些跨界并購的案例,需要防范后期項目落地和整合的風險;四是要關注并購基金成立后的后續動作。一些上市公司在借并購基金“自我炒作”后,并購基金久久不見動靜,成為炒作噱頭。
“上市公司成立并購基金,著力打造各種‘產業鏈’、‘生態圈’,這一過程需要相當長時間,投資者在看到上市公司并購預期的同時,也應充分注意其中的風險。”該券商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