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中基金估值業務指引(試行)》,意味著公募FOF的推出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據證監會公布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目前有70只FOF產品正在審批,分屬于39家基金公司,其中有部分產品已過答辯階段。據悉,首批FOF產品的關鍵詞或以絕對收益為主,多家公司都計劃主打絕對收益。
首批FOF主打絕對收益
5月4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中基金估值業務指引(試行)》,被業內解讀為首批公募FOF發放了“最后一公里”的通行證,首批產品即將獲得審批。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隨著審批進入倒計時,當前多家基金公司都紛紛公開了有關FOF產品的籌備情況。目前來看,絕對收益型FOF將是首批面世FOF中的主要類型,低風險也成了首批FOF公募產品的主要特點。
“首批FOF多將重點放在絕對收益類產品上,希望通過一些類保本的策略讓基金運作更平穩。”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出于絕對收益的考慮,產品會呈現低風險特征。同時,FOF的長期投資理念和絕對收益理念也可能帶動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向長期轉變,更有利于市場的成熟。
有參與籌備FOF團隊的基金經理表示,以FOF產品為載體,為客戶創造絕對收益是其使命,因此絕對收益是他們的投資目標。
南方基金表示,即將打造固收+量化的策略模式,布局絕對收益型FOF。目前已建成南方基金FOF評價系統,對基金管理公司及管理的基金評級和構建基金池,還制定了相關標準,包括底層基金流動性、風險收益集中度及其變化、倉位穩定性、投資風格飄移度、證券選擇能力等因素,力求通過全市場篩選底層基金。
FOF或成養老型基金配置的主要方式
5月中旬,《養老型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正式發布,從產品定義、投資策略、基金運作方式等方面,對養老型基金作了逐一規范和指導。這也意味著養老型基金這一全新的公募基金品種有望誕生。
據統計,目前市場上存在“養老”字樣的基金以及生命周期類基金共25只。但是這些基金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養老型基金。
有別于混合型基金等其他類型基金,養老型基金要求的是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
相關《指引》征求意見一經發布,業內便紛紛認為,未來FOF基金在風險控制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將會是養老型基金配置的主要方式。
據悉,在《指引》征求意見下發前,建信基金已申報的3只FOF產品都是養老型基金。
對于即將誕生的公募FOF,南方基金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認為,養老型基金追求組合業績長期穩定,而FOF則是資產配置的最佳承載形式,相比于普通基金,FOF型的養老基金與《指引》的理念更為契合,也能更好地實現養老型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史博介紹,南方基金FOF將類避險策略和年金投資管理策略,充分應用南方基金在絕對收益投資方面的豐富管理經驗,南方基金全力打造“全天候”投資理念。“全天候”策略蘊含了風險評價的思路,目的是創造一個收益風險比率更優的分散組合,追求持續、穩健的絕對收益。
外部FOF可借助互聯網平臺
在此之前,公募市場中雖沒有FOF產品,但部分基金公司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成立過一些類似于FOF的基金投資組合,例如某基金公司市場部在螞蟻金服有幾個類FOF的基金投資組合,量化部在蛋卷上也有量化基金投資組合。
有業內人士透露,從產品推出的效果來看,多數基金投資組合并沒有吸引到太多的投資者。據分析,機構資金未來將是公募FOF的主要客戶,這或許也是當前類似于FOF的投資組合在散戶群體中受認可度并不高的原因。
雖然試水效果不佳,但記者了解到,當前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試圖與基金公司合作。同時,這些互聯網平臺多數瞄準的是一些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這類公司通常自身產品線并不豐富,產品數量也不夠多,而如果想搶灘FOF市場,外部FOF將會是主要的產品形式。而由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來幫助基金公司對外部(其他公司)基金進行定量分析,能夠解決業內公認的一大難題,即如何對外部基金開展調研。
記者了解到,一些有完善產品線的大型基金公司并不會明確限制產品的內、外形式。南方基金資產配置部人士表示,內外部FOF各有優缺點,哪一種更具生命力不能一概而論。運用內部基金構建FOF組合雖然在費用上具有明顯優勢,但也對基金公司的資產配置能力和底層產品的投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基金公司具體運用內部基金還是外部基金,就好比一支球隊是否需要外援,最終還是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產品的特點發展適合投資者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