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指數編制公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又譯明晟)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A股第四度沖擊MSCI宣告成功。
MSCI計劃初始納入222只A股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
MSCI董事總經理暨MSCI指數政策委員會主席Remy Briand指出:“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了中國 A 股市場準入狀況在過去幾年里的顯著改善。如今MSCI邁出納入中國A股第一步的時機已然成熟。中國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中國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變化?!?/p>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今晨表示,A股納入MSCI指數,這是順應國際投資者需求的必然之舉,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的前景和金融市場穩健性的信心。中國證監會將會同相關各方,進一步完善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相關制度和規則,便利境外投資者通過包括跟蹤MSCI指數在內的多種方式投資A股。
東吳證券認為,業界通常把QFII重倉股作為外資投資取向的指標。但是目前絕大部分QFII屬于另類配置,和商品、房地產、私募股權基金和對沖基金一類,是沒有風險預算的絕對回報投資。未來A股若被納入國際指數,將成為傳統的股票配置,對風險調整后的回報要求很高,對投資組合分散化也有一定要求。總而言之,將來外資進入A股的“質”和“量”都會有很大變化。所以他們認為有望受益于加入MSCI的標的有:
1)大市值及行業龍頭;
2)高股息率股票;
3)稀缺的、分紅穩定、現金流好、估值與業績匹配的藍籌和消費股最受益,關注金融、醫藥生物、汽車、食品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