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作為對2016年1月7日證監會發布的《減持規定》中關于上市公司股東、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的進一步規范。該項新規究竟“新”在何處?它的出臺對一級市場和二級A股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
新浪財經匯總了多家基金公司觀點,綜合來看,基金公司認為,減持新規有利于完善A股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有利于市場的長期發展,折價套利時代結束,回歸價值投資,看重基金管理人的個股精選能力。短期看,改善了市場的資金供求格局,有利于修復市場情緒,改善風險偏好。其對“減持新規”的看法如下:
工銀瑞信:新規完善減持制度 進一步引導價值投資
減持新規的頒布實施,補齊了資本市場“從準入到退出”的重要一板,有助于將IPO常態化的制度紅利更好地釋放到實體經濟發展中。減持新規有助于維護市場穩定,凈化市場空氣。減持新規有助于引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有效地將投資者教育與投資者保護相結合。
華寶興業基金:引導價值投資 減持新規利在長遠
減持新規與監管層一貫的規范上市公司行為、引導價值投資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利好股市長遠發展。此次新規使得過去“變相減持”的行為,以及一二級市場套利的行為受到了制約。短期來看,改善了市場的資金供求格局,使得此前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得到緩解,有利于修復市場情緒,改善風險偏好。回歸到價值投資的本源,從估值和業績雙重維度選出真正優質的公司。
博時基金:減持新規緩解解禁股壓力 折價套利時代結束
二級市場方面,解禁壓力減少會帶來短期的風險偏好提升,利好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穩定發展;定增投資市場方面,供需兩端結構重構,折價套利時代結束,回歸價值投資,看重基金管理人的個股精選能力。
南方基金:全面夯實A股基礎性制度建設
南方基金認為,其有利于完善A股的基礎性制度建設,有利于市場的長期發展,不僅保護了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也保障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等利益相關方的長遠利益。綜合來看,減持新規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鼓勵經營管理層腳踏實地經營好實體經濟,通過創造價值實現自身利益,這將有利于股市生態的優化,有利于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的國家戰略,應給予高度評價。
中歐基金:股指波動振幅有限 “真價值”脫穎而出
政策雖然緩解了未來2年定增與大小非解禁的資金套現壓力,但更堅定了特定股東減持的確定性。從另一方面看,新政對未來中小市值公司的成長性和融資能力是一種遏制,或近一步壓低其估值中樞,或對題材股、殼資源股和ST股存在殺傷力。短期來看,限制減持的新政或有“維穩”之意。
九泰基金 : 527減持新規重塑定增投資市場格局
此次出臺的股份減持新規在短期內有利于遏制特定股東利用信息、成本優勢無序減持、清倉式減持,有利于引導市場建立穩定預期、恢復市場信心,中長期來看,對于引導市場踐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維護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華商基金:減持新規劍指大宗過橋 短期有望提升風險偏好
“升級版”減持新規,從股東身份、股票來源、減持通道等角度全面升級了監管措施。而從主要調整的內容來看,華商基金策略研究員張博煒指出,本次新規著重規范了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有望顯著提升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內生增長穩健將逐步成為融資能力的重要基礎。
大摩華鑫基金:分化行情繼續 減持新規短期對市場有利
減持新規在短期內對市場影響偏正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也或會提振投資者做多的意愿。中長期看,大幅拉長的減持周期有助于緩解“忽悠式”重組、上市公司殼資源炒作等市場亂象,無形中有助于培育市場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投資者追逐有實質基本面支撐的績優股的意愿將愈發強烈。
因減持新規對定增基金有所影響,銀河證券特意在三級分類中劃分出一個“定增基金“類型,將市場上21只定增基金,資產規模209.44億元做標記管理。新規實施后,定增折價率均攤到長時間中優勢變得不明顯,股票清倉時間增加,資金的時間成本變高而且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特別是購買過定增基金的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基金公司定增基金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