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目標是公募業務
新設立的先鋒領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辦公地點位于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占地1271平方米,計劃將在中國開展投資管理、投資咨詢、客戶聯絡及服務、市場營銷、投資研究、投資者教育以及業務發展等商業活動。Vanguard董事總經理、中國區總裁、國際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林曉東將為該外商獨資企業的法人代表,而中國機構業務總監趙曌則將擔任總經理一職。這是繼2015年以來獲得外匯管理局RQFII額度共計300億人民幣以后,Vanguard集團在中國的又一大動作。
對于Vanguard開拓中國市場的具體路徑,林曉東在會后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透露,Vanguard希望以開放的態度了解中國市場,探求未來一切可能的業務方式。雖然目前Vanguard尚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成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但是不排除將來的某個時間會提出申請。當然,Vanguard最希望服務的是中國14億普通投資者,因此就中期目標而言,Vanguard希望能在中國開展更貼合普通零售客戶的公募業務。在目前的監管框架下,私募基金管理人開展業務3年后可以申請公募牌照,不排除Vanguard采取這種“曲線救國”的方式,但最終目標仍是公募業務。或者,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也可能會有其他開拓中國公募市場的模式。
他進一步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16萬億美元(約合100萬億人民幣),養老金資產管理規模將達到3萬億美元(約合19萬億人民幣),中國公募市場存在巨大的成長潛力,這也將賦予Vanguard以可作為的空間。
將低成本戰略擴展至中國
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先驅,Vanguard集團一直是低成本投資的領導者。截至2017年3月31日,Vanguard集團在全球管理超過4.2萬億美元的公募基金、獨立管理賬戶及ETF資產。
與其他投資管理公司不同的是,Vanguard集團既不是上市公司,也非私人股東持有,而是由集團的公募基金所持有,而這些基金則由其投資者持有。這一獨特的股權結構使Vanguard集團與投資者的利益保持一致,也意味著Vanguard集團可以通過降低基金費率,讓利給基金投資者,改善投資收益。在美國,Vanguard集團將自身美國基金的資產加權平均費率從1975年的0.68%降低到目前的0.12%——還不到現在美國基金行業資產加權平均費率0.62%的五分之一。并且,其低成本戰略已經擴展到海外包括澳大利亞、日本、歐洲、加拿大、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市場。事實上,當Vanguard進軍一個新市場,其他公司也會跟隨Vanguard降低他們的收費從而與Vanguard競爭,這被稱作“Vanguard效應”。
林曉東表示,Vanguard集團獨特的股權結構有些類似于“集體所有制”,這一結構得以降低投資費率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管理資產的“規模效應”,因此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初期,為投資者控制成本考慮,不會采取這一模式。但是隨著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大和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未來不排除探索可能的路徑,將這一獨特的股權架構帶給中國投資者。
他進一步強調,可以確定的是,Vanguard集團一定會將低費率策略和“Vanguard效應”延續到中國市場。無論將來以何種路徑和形式開拓中國市場,先期是推出被動投資產品還是主動管理產品,Vanguard所提供的產品費率必定會低于同行水平。事實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收費水平與美國相比高出50%左右,未來存在下調的空間。
5月25日,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Vanguard集團正式宣布,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先鋒領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為低成本投資的先驅,當Vanguard進軍某一市場都會帶來“Vanguard效應”,引發行業費率的下調。而對于未來中國業務的開展,Vanguard集團高管表示,將延續低成本、多元化、長期投資理念,未來所提供的產品費率必定會低于同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