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經歷了三季度的火爆之后,10月份固收類信托產品依舊熱賣,個人投資者單筆過億的大買單時有出現。在10月份新發(fā)行的公募基金產品中,有近一半為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與此同時,投向A股市場的陽光私募產品銷售仍較為冷淡,盡管投向股票市場的公募基金發(fā)行開始增多,但大多數為靈活配置型基金和偏債型基金等低風險產品。
在即將過去的10月份,盡管A股出現反彈,但種種跡象顯示,目前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有限。
業(yè)內人士認為,在經歷了前期市場大跌后,市場情緒較為謹慎,雖然10月份出現反彈,但市場尚未進入上升通道,沒有顯現明顯的賺錢效應,所以投資者的情緒僅由謹慎轉為謹慎樂觀。
權益類產品銷售仍未回暖
多位信托公司銷售人士透露,目前投向股市的陽光私募產品銷售并不景氣,其一是投資者認購積極性不高,其二是產品發(fā)行亦相當有限。據用益信托網統(tǒng)計,截至29日,10月份共發(fā)行12只證券投資集合信托計劃,較9月份的25只近乎“腰斬”,10月份證券集合信托成立規(guī)模為6.58億,較9月份的28.04億大幅下降。不過,亦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或與此前監(jiān)管層清理場外配資對證券信托業(yè)務造成影響有關。
值得關注的是,10月市場出現反彈以來,公募基金發(fā)行開始顯現回暖。Wind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9日,10月份共有43只新基金開始發(fā)行,較9月份的則23只近乎翻了一倍。不過,在10月份的新發(fā)基金中,有近一半為債券型和貨幣型等固定收益產品,即便是在可投向股票的產品中,也有9只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5只偏債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僅有5只,整體而言,新發(fā)行產品側重于低風險。
上投摩根基金公布的最新一期“投資風向標”顯示,在9月份的調研中,投資者對滬深走勢持謹慎態(tài)度,達到一年以來的低谷,多數投資者以追求穩(wěn)定收益為目標。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基金經理楊德龍認為,經過之前市場大跌后,盡管目前市場有所反彈,但尚未形成上升通道,投資者情緒由謹慎轉變?yōu)橹斏鳂酚^,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有限。
固收信托大買單頻現
來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顯示,10月份固收類信托產品銷售依舊火爆,個人投資者單筆千萬甚至過億的大買單亦頻頻出現。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個月來,受貨幣寬松政策影響,固收類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持續(xù)走低,據Wind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房地產與基礎產業(yè)兩大固收信托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均已跌破9%以下。不過記者了解到,這并未明顯影響到投資者的熱情。某中型信托公司銷售人士表示:“現在市場上的固收類信托產品普遍收益在8%-9%之間,但產品依舊好賣,畢竟越往后產品收益越低。”他坦言,本月他自己就接了一筆一億元的大買單。
實際上,受此前A股持續(xù)大跌因素影響,市場風險偏好回落,一度銷售困難的固收類信托產品在三季度轉為火爆。彼時,多家信托公司接到單筆超過10億元的巨量買單,高凈值客戶亦蜂擁而上,尤其是風險相對較低的政信類產品,幾個億規(guī)模的產品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就被搶光。一家位于中部的信托公司的固定收益信托產品甚至一度需要搖號,只有搖中號才有資格購買。該公司相關人士解釋,當時恰逢幾只規(guī)模較大的集合信托計劃到期,這些老客戶想繼續(xù)投資這類產品,與此同時一些資金從股市回流,使得產品供給一時間出現幾億元的缺口,不得不采取搖號的辦法。
在三季度,除了固收信托外,其他固收產品亦頗具人氣。剛剛發(fā)布完畢的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均呈現凈申購,其中債券基金規(guī)模環(huán)比增長33.12%,貨幣基金環(huán)比增長5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