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智能方式靈活捕捉市場趨勢、把握長期穩定價值投資機會,新型投研獲得穩健收益基礎上,通過充分的分散持倉控制組合風險,抓住以“智能革命”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募基金將迎來新風口。
探索Fintech為公募基金帶來的新機遇,是基金公司搶灘人工智能的重點方向,金融科技時代,公募基金利用科技助力投研、加碼風控,更全面、準確地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策略。作為公募基金龍頭的天弘基金,在金融科技方面較為領先,相繼建立行業較早的數據研究平臺、行業首個基于云計算的去IOE大型結算系統、投研云系統,并推出余額寶情緒指數,并將人工智能引入定增選股策略等。
在天弘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肖志剛看來,投資是一個“信息+邏輯”的過程。做投資首先是信息搜集,包括行業領袖觀點等定性信息及上市公司財務等定量信息,利用金融科技可以更高效地收集、處理信息,有利于投研決策。“在以前的手工時代,我們可以處理的數據量有限,稍微復雜的數據就沒法處理。目前投資者的股票研究大多還停留在 小米加步槍 階段。基于此,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毫無疑問可以幫助公募基金提高信息處理的廣度、深度和速度。”肖志剛表示。
接受和使用人工智能,讓其來擴大傳統公募投研人員的能力半徑,將更好地助力投資。在此方面,天弘基金實現兩步走,一是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傳統投研相結合,兩者進行更合理的分工定位,打造新型投研讓投資更高效、更具實力;二是,大數據部門、投研部門和風控部門等多部門聯動,建立“預測+應對”的風控體系。
隨著金融創新步伐加快,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日趨重要,資產管理行業傳統的“應對”式風控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市場。因此,天弘基金風險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將“預測”和“應對”相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的特長,通過采用行業領先的開源技術架構與先進的互聯網設計思想,將各類風險管理模型封裝進風險管理系統進行管理,不僅應對式地關注組合的風險指標,還要更前沿地觀測并預判市場波動以及波動產生的風險傳導。
“對天弘基金而言,風險管理并不僅是事后的監控或僅為了應對股東或監管部門的報表,而是根據產品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風險管理,建立 風險防范至上 理念。”天弘基金首席風控官鄧強表示,在此過程中,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預測模型等金融科技至關重要。
事實證明,受益于上述“兩步走”,天弘基金各類產品運作穩健,實現了規模的逆市增長。2017年一季度,從盈利情況來看,天弘基金為投資者賺取收益94.88億元。成立至今,旗下公募基金累計為投資者賺取收益近800億元。
隨著AlphaGo“人機大戰”掀起的“智能革命”,傳統金融行業掀起搶灘試水浪潮。其中,公募基金最為明顯,天弘基金等業內領先的基金公司紛紛搶灘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讓公募基金投研、風控再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