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軌道交通未來兩年將迎投資高峰,十三五總投資或超2.4萬億
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城市軌交投資將迎來落地高峰,增速有望提升至11%以上。(1)目前31座已有軌交運營城市十三五末通車總里程較17H1將增加4222公里,增幅96%;(2)我們預計發改委目前已批復可研項目投資額尚有1.45萬億元未開工,短時間內開工概率高;(3)16年軌交新開工項目1723公里,較15年翻倍增長,未來1-2年中大概率迎來產值高峰;(4)發改委去年五月明確16-18年推進重點軌交項目投資1.66萬億元,17/18年平均需完成投資0.64萬億元,增速較16年大幅提高。我們預計十三五軌交投資超2.4萬億元,高于發改委15年預測的2萬億元。
城鎮化與城市圈戰略或推動軌交投資長期較高增長
軌道交通主要分為城市軌交與城際鐵路兩種。我國城鎮化尚處于70%以下的中高速提升階段,城鎮化率提升、衛星城和城郊特色小鎮建設是拉動城軌長期需求的核心變量。我國地鐵密度221km/億人,與同人口密度法國相比提升空間超100%。城軌申報條件下調后,2020年預計將有79個城市滿足申報條件,新增遠期城軌市場空間2萬億。十三五階段國家規劃建立19個城市群,新建8000公里、改造建設2.58萬公里城際鐵路,我們保守預計城際鐵路投資在十三五階段將超過1.6萬億元,全部鐵路投資將超過4萬億元。龐大的投資規劃將對未來投資持續較高增長提供有力保障。
PPP模式將對軌交項目落地產生積極推動效應,新模式破解盈利難題
截止6月底,財政部PPP庫中共有軌交項目108個,投資額1.37萬億元,落地率38%,高于庫中項目平均落地率,PPP正在成為軌交項目落地的重要推力。單純依靠車票難以實現軌交項目后期盈利,但在結合了周邊物業等相關資源開發后,項目能夠形成穩定利潤。深圳地鐵集團在部分復制港鐵運營模式后,12-16年實現連續盈利。未來深鐵和京港地鐵模式在其他項目中的應用將助力破解軌交項目盈利難題。我國首條民資控股的高鐵已落地開工,未來也有望對社會資本進入高鐵領域形成示范效應。總體而言,軌交盈利模式的逐漸清晰有望推動項目投資加快落地。
建設投資占軌交投資比重大,設計/施工/智能化三主線把握投資機會
建設投資占軌交投資比重在61%左右,其中土建施工占比達39%。軌交施工領域呈現明顯寡頭態勢,兩鐵合計市占率超80%,地方國企中,華東龍頭隧道股份(600820)有望受益區域內軌交投資高增長。A股設計咨詢公司中僅中設集團(603018)和蘇交科(300284)有能力參與鐵路軌交規劃設計,具備標的稀缺性。兩公司軌交業務近期隨省內市場擴容而快速發展,未來有望形成獨立規劃設計能力。智能化設備領域,達實智能(002421)是建筑板塊唯一相關上市公司,未來有望受益雄安新區軌交和智慧城市建設。設計領域推薦中設集團和蘇交科,智能化領域推薦達實智能,施工領域推薦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和隧道股份。
風險提示:軌道交通投資落地進度不及預期;鐵路投資增速緩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