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上漲約1%,在“下跌聲”此起彼伏的外匯市場中,成為31個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優秀的資產。韓元同期累跌1.5%,美元指數下跌約1%。
事實上,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洗刷了對資本外流的擔憂,在今年5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出現回升態勢。
中金固收分析師陳健恒、唐薇則認為,積累了兩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現在可能面臨變盤。他們認為,最近兩天匯率的走強,實際上并不是美元走弱引發的,而是一旦人民幣突破一些重要關口,會觸發一些止損盤的平盤,并且企業的結匯情緒會上升,帶動自營盤也跟上買入人民幣。這可能會形成一波較強的自發趨勢。
市場力量推動,人民幣近期“補漲”
興證宏觀王涵認為,在岸、中間價和離岸三者齊漲,從升值幅度來看,在岸人民幣匯率強于中間價和離岸匯率,這可能指向人民幣升值主要由市場力量所推動,短期促發因素主要有兩點:
美元年內大幅下跌,人民幣近期屬“補漲”。自去年9月至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和亞洲其他貨幣基本同步貶值。而自年初以來,伴隨著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卻遠不及亞洲其他貨幣,兩者形成了非常明顯的、持續的差距。截止8月4日,年內美元指數跌幅高達7.4%,亞洲貨幣升值約4.0%,但人民幣僅升值2.6%。人民幣存在一定程度的補漲需求,而近期的相關政策疊加經常項目、金融項目雙順差等數據發布,帶來市場預期的修正。從而推動人民幣匯率迅速補漲。
規范國企境外投資,政府進一步限制資金無序流出。近期,財政部印發《國有企業境外投資財務管理辦法》,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規范國有企業境外投資財務管理,對境外投資的事前、事中、事后財務管理提出明確要求。該文件是自去年以來限制境外投資政策的進一步升級和強化,實際上,今年年初以來,多個文件和領導講話均指向嚴控資金無序流出。財政部對資金流出的進一步限制可能成為壓倒市場空頭的“最后一根稻草”,市場可能預期境內企業尤其是國企的結匯意愿將大幅提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