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以來,券商股行情一路下滑。而在端午節前,券商股大漲,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認為券商行情已經啟動。
太平洋證券認為,本次證券行情啟動的背景是金融股輪動,先保險后銀行,然后是證券。其研報分析認為,證券行業具有周期性,PE估值剛從歷史大底中走出,對于長期戰略性投資而言,這是最好的布局窗口。另外,券商股的內在價值來源于國家融資體系升級和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和壯大。“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提升直接融資占比”,直接融資的崛起必將伴隨著證券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安信證券在近日發布金融行業2017年中期策略報告。安信證券對于非銀金融維持評級,對于券商股的判斷是,彈性下降,估值回落。對比兩份研報,其中有一大共同點就是:估值處于底部,業績改善言之尚早。
安信證券報告認為,保險股是優質避險金融寶馬股,今年二季度以來股市債市持續震蕩,作為優質金融白馬股,保險股避險性凸顯;券商股方面,當前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券商股估值接近歷史底部,疊加券商權益投資占比下降、整體業績不佳,使得2017年以來券商股彈性下降;今年以來銀行板塊表現前高后低,個股表現分化明顯。五大行經營穩健,受監管影響相對較小,估值將穩步回升,股份行、城商行估值將持續回落,全行業估值保持平穩。
具體在券商股方面, 2017年一季度,受自營業務和信用交易業務回暖的驅動,上市券商合計實現凈利潤202億元。但二季度以來股市債市震蕩,4月份上市券商凈利潤增速扭正為負,同時券商股股價分化明顯。
業務結構方面,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此消彼長。2017年一季度經紀業務收入占比下降4個百分點,而自營業務收入占比則提升至3個百分點。上市券商對經紀業務依賴程度不一,根據上市券商2017年一季報測算,方正證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50%,而海通證券該比例為14%。
同時,券商權益類投資占比下降。2016年以來券商逐步調整自營投資結構,權益和衍生品投資占比明顯下降,而固定收益類投資占比相應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二季度以來券商自營業務面臨浮虧。
投行業務方面,再融資、IPO業務規模分化。2017年1月份至4月份累計完成IPO融資規模696億元,同比增長超5倍。再融資新規出臺后,再融資發行規模明顯下降,2017年2月份至4月份再融資規模3020億元,同比減少33%。預計 2017年IPO發行家數可達到500家以上,募集金額超過2500億元。2017年再融資新增項目受理數量減少,預計發行規模在1.28萬億元左右。
同時,IPO費率上行,定增費率下行。隨著IPO發行提速,企業IPO 需求增大,行業IPO平均承銷保薦費率從2016年的5.5%升至目前7.2%,預計后續 IPO費率將保持穩定,而受到業務量的下滑,定增費率則從0.6%降至0.3%。
債券承銷方面,在實體經濟整體去杠桿的背景下,券商債券承銷業務面臨挑戰。
券商資管業務近期頗受關注。今年以來,資管規模總體上升但現放緩跡象。整改資金池和禁止通道業務加速主動管理轉型,整改資金池業務和禁止通道業務是過往政策的延續,非新增內容,主要整改非標業務,對券商整體業績影響有限。在資管行業去杠桿、去通道的監管思路下,券商資管規模總體溫和上漲,結構加速向主動管理轉型,安信證券預計2017年資產管理規模溫和上升至 19萬億元-21萬億元左右,集合資管規模占比升至13%-15%,2017年上市券商資管業務收入26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