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2月份的中國A股市場徹底進入了一年最“冷”的日子,但產業資本的增持卻悄然提速。截至20日,12月份的產業資本增持量已經達到約27.58億元,并已經“反超”減持量。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呈現凈流出狀態的產業資本,在本月第一次重新呈現凈流入的態勢。
金融數據終端統計顯示,截至12月20日,本月A股市場共發生125次增持行為,涉及到66家上市公司,累計增持2.62億股,增持總市值約為27.58億元;相比之下,本月目前的減持總市值約為25.08億元,12月的增持總量已經“反超”減持量約2.5億元。
而回顧整個11月份,雖然發生增持114次,涉及54家上市公司,但增持總量僅為6052.9萬股,累計增持金額約為5.02億元。相比之下,12月份至今,產業資本增持的數量和金額環
比11月份已經分別大幅增長約3.33倍和4.49倍。
回顧半年來產業資本的增持表現,6月份,當上證指數跌至2600點時,產業資本增持曾出現小高潮,累計增持1.43億股,涉及金額約21.7億元;7月份觸底反彈2800點期間,增持力度放緩至1.18億股和11.84億元;8月份跌破2600點,在2500點以上盤整時,增持力度并未放大,僅為1.07億股和14.06億元;9月份跌破2400點后,再次引發增持沖動,共計增持2.10億股,達13.26億元;10月份筑底2300點回升2500點時,增持再次放緩為1.11億股和7.60億元。整體來看,12月份雖然還沒有走完,但增持力度已經大大提高。
產業資本的增持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市場的預期和態度。那么,11月份的產業資本的“抄底”是否成功呢?數據統計顯示,整個11月份的114筆增持交易中,有78筆交易截至目前的收盤價格低于其增持時的價格,涉及上市公司約44家。按照增持公告日的股價與昨日收盤價的差額計算,目前這些上市公司的增持市值總體虧損約為1.23億元。
整體來看,由于11月份以來股指節節下挫,不斷創出新低,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不給力”。11月份產業資本的“抄底”中仍有大量呈虧損狀態,并未能“抄底”成功。雖然就通常情況看,產業資本流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態度的轉向及對底部的預期,就目前12月份股指的走勢來看,產業資本能否通過增持“HOLD住陣腳”仍屬未知之數。
分析師認為,產業資本流向或反映出市場態度的轉向趨勢,但從量變到質變仍需一個過程。目前市場持續創出新低,一方面顯示出看空情緒的濃厚,另一方面對于長期看好并趁機抄底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中長期的機會。總體看來,空頭思維短期內不會消失,不過隨著政策調整的趨勢進一步顯現,以及未來經濟走勢不確定性的逐步清晰,市場或有望在震蕩中走出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