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響應并中菲經濟合作關系
“一帶一路”是近年我國頂層國家戰略。僅用時三年就完成了從概念提出到具體實施舉措的一系列流程。前不久,環保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推進綠色“一帶一路”《指導意見》,闡明了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環保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上周日“一帶一路”峰會的主旨演講中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應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是核心內容之一。
此次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既是借力“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也是響應并貫徹執行中菲兩國倡導的經濟合作關系。公司主要負責項目工程建造和運營管理、指導培訓、承攬總包,并持有合資公司70%股權,擁有30年的特許經營權。協議投融資項目資金約13.8億美元,主要通過國家相關政策性金融機構融資或相關央企投資渠道融資。項目內容主要包括:1)城市垃圾再生能源發電廠2座(各為1000噸/日,約5.5億美元);2)生物質再生能源發電廠(500噸/日,約1億美元);3)城市自來水廠(約1.1億美元);4)城市污水處理廠(約2.2億美元);5)垃圾填埋場的治理改造4個及其污染土壤修復工程(1億美元);6)項目相關配套工程的建設(約3億美元)。
徹底剝離傳統輸送機業務,訂單充沛助推公司業績提振
自2014至2015年底,公司將持重工機械70%股權(公司與全資子公司盛運科技注入)和新疆煤機60%股權,作價3.42億元出售給潤達機械。公司今年3月將的剩余盛運重工25.78%股權作價1.06億元轉讓給潤達機械,公司徹底剝離了輸送機械業務。公司今年將加快垃圾發電項目建設,年報數據顯示公司處于建設期轉點火試投產階段的項目8個,6個項目開啟二期擴建工程,12個項目開工建設,12個項目擬開工前期準備工作等,現投運日處理能力約6000-7000噸左右。
盈利預測與估值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為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工業化和全球產業轉移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多重挑戰,為國內環保公司走出去提供重要機遇。公司市場上少數具備垃圾焚燒廠煙氣治理和焚燒爐研發和制造能力的公司,在徹底剝離輸送機械業務后,將著力深耕垃圾焚燒領域,積極開拓國內外業務。此次協議的簽訂是公司海外第一單,在今后1-3年內,重點瞄準和強力推向“一帶一路”沿邊國家投資建設,后續發展可期。預計公司2017-2019年的EPS分別為0.26元、0.70元、0.78元,對應的PE分別為37倍、14倍、12倍,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