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先導投資擬以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票為標的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 15 億元,債券期限 3 年。先導投資目前持有公司 1.66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40.58%。
可交債的發行人是上市公司股東,最大特點是轉股時,可交債無股權稀釋效應。發債目的可以包括投資項目,投資退出、市值管理、資產流動性管理等。本次擬發行可交債的發行價格還未定,債券利率也未定,發行規模 15 億元約占先導智能上市公司市值的 8%左右(參考日 2017 年 5 月 12 日,考慮 13.5 億元增發市值)。我們預計,即使債券期滿部分債轉股,也不會對上市公司股價構成大影響。
4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平穩,但增速略低于預期,而乘用車受益于 A00 級車拉動,繼續大幅好轉。 預計第十批免購置目錄將推動 5月專用車回暖,判斷 3、 4 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火爆,維持產銷 75萬輛以上預期。 北京 2017 年新能源汽車指標額度為 6 萬個,目前已用盡,這些新配置指標需在半年內上牌,預計北京市場 3-7 月新能源車銷售火爆,有望達到 1 萬輛/月,以此拉動全國銷量。 4 月第十批免購置稅車型目錄推出,數量達達到 776 款,囊括前三批推廣目錄大部分車型,這些車型將享受補貼+免購置稅雙重優惠,對于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 5 月新能源車銷量將同比大幅提升,三四季度放量,全年銷量 75 萬輛以上。
近期先導獲得格力智能裝備 11 億元大訂單(格力是泰坦的第一大客戶)預計 2017 年交付, 2018 年確認收入。預計此次格力智能裝備招標 8GWh*5 億元/GWh=40 億元設備投資。此外,基于格力與泰坦的長期合作關系,我們認為,此次泰坦大概率也獲得格力訂單,且體量規模也在 10 億級別(占比整線 25%),預計先導+泰坦合計新接訂單 20 億元。
市場擔心國內設備投資高峰過后面臨下滑,而忽視了全球電動車發展的巨大潛力。 TESLA Model 3 今年 7 月開始投產,預計明年產能規劃超過 50 萬輛,僅一款車型對應鋰電池年需求超過 37GWh,而全球巨頭大眾、福特、通用、奔馳 2017 年開始電動化大布局。 我們更看好有全球競爭力的鋰電設備廠商先導智能,目前是全球第二家能給特斯拉提供鋰電卷繞機的公司。
我們預計先導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約為 70%。 2017/18/19 年備考 EPS 為 1.47,2.13,3.01 元; PE 分別為 28,19,13X。考慮到公司高成長性,和外延業績有望超預期,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