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次新股指數顯示,截至8月4日,89個交易日內跌幅為-41.95%,日均交易量為642.39億元。申萬宏源認為,經過四個月調整,次新股板塊已經迎來理性市場預期,業績成為衡量估值的主要依據。
短期內基本調整到位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3月28日至8月4日的次新股跌幅前三位分別為超訊通信、能科股份及清源股份。從盈利能力來看,超訊通信和能科股份均為虧損狀態。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次新股的后市,應從短、中期來看,短期內市場已經基本調整到位,中期或許仍有些下行空間。從短期走勢看,考慮到次新股歷史上很少出現連續長陰情況,所以短期內投資者似乎沒有必要連續拋出。從中期看,如IPO節奏仍維持高速狀態,次新股應該還會下跌。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的最新一周數據,次新股漲幅前三位的行業為保險、銀行和運輸,周漲幅分別為7.66%、2.00%和-0.09%。申萬宏源研報認為,次新股板塊經歷了四個月的深度調整,已逐步回歸理性。近一年的次新股開板至今平均跌幅近30%,超過90%次新股已跌破開板價,未跌破開板價的公司基本上為本批次新股的佼佼者。
價值投資理念深化
進入8月以來,IPO速度有所放緩,北京寶瑞興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譚宇力認為,機構、私募、游資等從次新板塊撤出一些資金,轉而追求收益更穩健的藍籌股。從個股來看,藍籌股如中國平安已創出近兩年以來的新高,中信證券也放量緩慢拉升;而在創業板中,高估值且沒有業績支撐的前期熱門股多數在下跌,甚至一些優質股也在下跌。
“IPO速度放緩,對小盤股是利好,更多打新資金會流入市場推動股價上漲。”譚宇力說,但目前個股出現分化,此前監管層嚴打大股東減持、并購套利等,促使市場資金愈加趨向價值投資,這也是資金大量流入藍籌股的原因之一。因此,對于次新股板塊而言,業績差且沒有發展空間的股票一定會繼續下跌,業績好且發展空間較大的股票,未來將呈上漲趨勢。
申萬宏源稱,在當前市場風格下,業績對次新股市值的決定作用更為凸顯。按當前市值將次新股劃分為30億元以下、30億元至40億元、40億元至50億元、50億元以上4組,統計每組的2016年歸母凈利潤分布規律,當前30億元市值以下的公司中,2016年歸母凈利潤集中在7000萬以下,占比為96%;當前30億元至40億元市值的公司中,2016年歸母凈利潤在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占73%;當前40億元至50億市值公司中,2016年歸母凈利潤在5000萬以上的占91%;當前5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中,2016年歸母凈利潤在1億以上的占84%。申萬宏源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上述分布規律判斷某只次新股的合理市值,也可以篩選出市值明顯偏離其業績的公司,以發現風險或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