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飛色舞激活吃飯行情,上證50指數昨日收漲0.23%,創出一年半新高。除了煤炭、有色兩大板塊外,鈦白粉、維生素、PVC、草甘膦、石墨電極等板塊也紛紛上演漲停潮。產品漲價帶來的良好業績及預期是這類股票股價上漲的原動力,漲價行業的龍頭公司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成為市場新的風口。
上證50創一年半新高 煤飛色舞行情再現
滬指昨日表現頑強,盤中一度跳水失守3200點,午后震蕩回升,收盤小幅上揚0.17%,3200點也是失而復得,收盤報3212.44點。上證50指數昨日也是收漲0.23%,創出一年半新高。兩市合計成交4764億元,行業板塊漲跌互現,保險、煤炭、有色金屬、鋼鐵板塊強勢領漲。產品漲價帶來的良好業績及預期是這類股票股價上漲原動力,漲價行業的龍頭公司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成為市場新的風口。
《投資快報》記者注意到,多個漲價行業龍頭股一個月時間漲幅超40%,有的股票已經再創歷史新高!周四,漲價概念股再度暴漲。鈷概念龍頭洛陽鉬業、稀土概念龍頭廣晟有色、煤炭股山煤國際、鋰電池概念西部資源等個股漲停。此外,鋼鐵股八一鋼鐵大漲超過7%、石墨烯概念龍頭方大炭素大漲超過4%。
據了解,動力煤、煉焦煤、無煙煤今年上半年均價漲幅較大,環比分別提升50%、60%和40%以上,相比去年均價也分別有約45%的漲幅。以煤炭龍頭股陜西煤業為例,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54億元到57億元,同比暴增20多倍。煤炭、鋼鐵、有色以及造紙等行業能夠暢享產品漲價帶來的利潤提升,并反映到股價上面。招商證券認為,行業的悲觀預期得到修正,煤價再度走強將帶動煤企每股收益和估值水平上行,建議抄底煤炭股,重點配置嚴重低估值純正動力煤標的上市公司。
券商人士分析指出,從本輪行情由“漂亮50”向眾多細分行業龍頭個股的擴散情況來看,機構資金正按照業績與估值相匹配的邏輯,挖掘更多性價比更高的二線價值成長股。在此背景下,估值合理、行業盈利大幅改善、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增長的周期性板塊也因此受其青睞。
新都退今日摘牌 退市前一天游資仍在豪賭
一邊廂,績優股受資金青睞;另一邊廂,績差股退市動真格。新都退昨日迎來在A股市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之后將進入三板市場進行掛牌轉讓,由此新都退也正式成為2017年退市第一股,“末路狂奔”也走向了終點。新都退7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7月7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摘牌。
明知新都退的退市命運已定,卻依舊有資金“飛蛾撲火”,以等待“咸魚翻身”。7月6日新都退上漲4.29%,收報1.7元,成交6522萬元。當日交易所盤后數據顯示,國泰君安石家莊建華南大街證券營業部買入353萬元,買入金額最多,其次則是廣發證券茂名高涼中路證券營業部,買入203萬元,其他三個營業部買入金額都沒有超過200萬。賣出方面,國信證券北京朝陽北路證券營業部賣出275萬,賣出金額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君安石家莊建華南大街證券營業部7月5日買入664萬元,買入金額亦是最多者。
在刀口舔血的豪賭心態背后,反映出來的是個別投資者對多年來市場慣性的依賴。過去數十年,真正從A股市場上退出的企業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公司通常能夠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保殼,而一旦借殼成功,往往就會上演“烏雞變鳳凰”的戲碼。分析認為,資本市場生態發生了改變,在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背景下,從增加新股供給,到規范并購重組,抑制借殼炒作,再到推進退市常態化,打擊市場操縱,監管層引導資金回歸長期投資、理性投資,市場新陳代謝機制正在發揮作用,“炒小”“炒差”等投機行為也在逐步淡出A股,投資者應客觀接受市場生態的變化,切忌用老套路看待新情況,盲目貪圖可能出現的投機利潤,而不顧風險“賠了夫人又折兵”。
電改和國企改革提速 A股反彈窗口延續
今周國企改革、電力改革的關注度持續提升,最核心的事件就是中國電力央企重組“大戲在后頭”。據市場消息,中國能源央企之間的合并重組范圍遠不止目前已初露端倪的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五大電力集團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國家電投)正與華能集團就重組事宜展開接觸。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稱,電力行業目前的市場主體太多,發展雷同,資源配置不合理,影響整個行業的效率和效益,這是顯而易見的。對于潛在的中國電力行業重組大潮,“大戲在后頭,靜觀其變?!?/p>
此外,近期國企改革速度明顯加快。一方面國企混改已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下半年,國企混改有望實現突破;另一方面,在煤電、重型裝備制造、鋼鐵領域,央企重組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今年央企戶數縮減至百家已是板上釘釘。
如何把握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機構認為,國企改革進入快車道,下半年的投資邏輯是按照電改和國企改革尋找優質標的。在投資策略方面,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憶東稱,“19大”之前,境內金融環境總體上是“防系統性風險”的維穩時間窗口,但A股行情跟市場一致預期會反向運動,市場悲觀的時候反而有反彈,樂觀時反而有調整。維穩時間窗口內的行情節奏將“一波三折”,反復折騰,指數波動控制在窄幅空間,有反彈但上行空間有限,有調整但下行風險有限。其中,6月上旬到七月上旬,對金融監管錦標賽以及對“6月錢荒”的擔憂逐漸緩解,風險偏好逐步改善而支撐階段性反彈。7、8月資金面并沒有如期寬松,相反在經濟情況相對平穩時,中央政府繼續推動脫虛向實、金融去杠桿,從而導致風險偏好下降,市場進入震蕩調整。臨近“19大”,大概率會有實質性維穩政策,則又將驅動反彈。張憶東認為,投資方向更重要,無論在港股還是在A股,就是尋找盈利和估值性價比高、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核心資產。長線看好中國受益于消費升級的可選消費品龍頭及相關制造業的龍頭以及制造業升級,中國中上游行業龍頭開始有技術和品牌優勢,全球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