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消息,經濟學家韓志國近期多次對股市監管提出不同意見,部分言辭相當激烈。今日中午他發微博表示,中國股市的新股發行實在是太多太濫,市場已經不堪重負,生態環境已被嚴重污染。從本質上說,新股發行是制度腐敗的縮影,累積的是不斷加深的系統性風險。上市公司的動機不純;上市的捷徑是財務造假;傳統企業太多太濫;沒有退市機制的大規模上市必然形成“腸梗阻”;違法成本太低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及其負責人不惜以身試法。
以下為微博全文:
中國股市的新股發行實在是太多太濫,市場已經不堪重負,生態環境已被嚴重污染。從本質上說,新股發行是制度腐敗的縮影,累積的是不斷加深的系統性風險。1、上市公司的動機不純。不是把上市作為新的發展契機,而是為了一夜暴富減持套現。2、上市的捷徑是財務造假。一位已在IPO排隊的公司員工昨天在我的微博上留言:看了承銷商給他們公司所做的華麗包裝,公司員工全部傻眼,這是我們公司嗎?一旦上市解禁后,不管是什么價格,我們都要立馬清倉套現,永遠不再碰公司股票。上市公司都是這份德性,還談什么“倒逼價值投資”,純粹是地地道道的坑蒙拐騙!3、傳統企業太多太濫。傳統企業本來就屬于夕陽產業,大多數沒有多大的利潤增長點,上市后就業績變臉導致垃圾股遍地,與對上市公司的選擇和審批息息相關。美國股市市值最高的前五家公司都是科技企業和IT企業,中國股市市值最高的前五家公司都是國有企業和傳統產業,市場的發展前景高下立判。4、沒有退市機制的大規模上市必然形成“腸梗阻”,門檻過低的大小非減持約束導致大規模套現,市場的失血狀況愈演愈烈,投資者的信心降至冰點。5、違法成本太低使得很多上市公司及其負責人不惜以身試法,約束市場的法律法規不斷被蔑視踐踏變得毫無尊嚴。不盡快修改《公司法》和《刑法》,不重拳打擊財務造假行為和踐踏法律行為,投資者就永遠是被割的韭菜,市場也很難樹立起價值投資理念與趨利避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