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近日終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在成立的第四個年頭,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中國鐵塔,終于在IPO之路邁出了一大步,預示著其開啟了登錄資本市場的征程。
此次中國鐵塔赴港上市,將有助于為我國5G建設提供充足的站址建設和運營資金,加速5G商用穩步推進。與此同時,伴隨著5G大規模的網絡建設,特別是微站的應用,基站部署將更加密集,鐵塔公司的收入或將出現大幅增長。
中國鐵塔赴港上市,5G商用后勁十足
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鐵塔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中國鐵塔近日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申請文件顯示,目前其四大主要股東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及中國國新,分別持股38%、28.1%、27.9%及6.0%,中國鐵塔與三大運營商合作密切,99.8%以上營收依托三大運營商。
新一代通信技術帶動新一輪的大規模組網需求:5G網絡預期自2020年期在中國市場投入商業應用,使通信運營商產生新一輪的大規模組網需求。近日,中國鐵塔方面表示稱,5G網絡建設將實現共享社會資源,85%的5G新增站址將會利用社會資源解決。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塔運營并管理約187萬個站址。根據申請文件中的預測數據,到2022年,中國5G基站有望達到243萬臺。
5G基站建設,將大規模增加鐵塔建設和運營成本。 不過,運營商可以優先利用已安裝的宏站站址來裝載5G基站,以提供5G網絡的基本覆蓋。由于5G頻率提升,5G基站單站覆蓋半徑預計將低于4G基站。根據沙利文報告,預計中國將在5-10年共計投入1.2萬億建設5G網絡,截至2022年,預計中國市場5G基站數量將會達到243萬臺,帶動鐵塔需求穩定提升。
新技術帶來新需求,鐵塔橫向拓寬版圖
伴隨著4G建設高峰期已過,三家運營商的新建宏站需求下降趨勢明顯。據統計,2017年中國鐵塔共承接電信企業新增需求55萬個,同比減少22%。隨著5G技術的演進,用戶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未來2-3年,移動通信網絡逐步向5G演進,呈現宏微結合、高低搭配、室內外協同的立體分層形態,“高、大、遠”的傳統宏站建設規模收縮,“小、低、密”的微站和室分規模將持續增長。
可以預見,微站將逐步成為運營商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規模、低成本建設微站將成為運營商的核心訴求。
在新形勢下,中國鐵塔已提出:讓社會塔成為通信塔,讓通信塔成為社會塔。例如,福建電力塔共享改造的試點工作,通過改造福州臺江22KV榕南2路65號電力塔,在塔身加裝通信抱桿,解決附近覆蓋問題。再比如,江西鐵塔已與該省林業、公安、無委、空管、海事、電力等單位展開合作,向各行業提供站址服務近500處,累計節省社會行業投資近8000萬元。
事實上,鐵塔更大的想象空間還需要跳出鐵塔,去集約化更多的共享型社會資源,比如通信網中的干線傳輸、地下綜合管廊、充電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