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結局:怎么打都能贏
物價會暴漲嗎?老百姓會吃虧嗎?節前+貿易戰兩大因素,導致股市連續調整,目前的形勢可以說既十分嚴峻,又暗藏驚喜。中國公布反擊美國的加稅方案后,港股迅速跳水,美股股指期貨快速跳水,美大豆期貨跳跌3%,芝加哥期貨市場其他農產品也出現大跌,而黃金迅速拉升。 這說明什么?個人投資者能做什么? 1,貿易戰打到這個程度可以說非常激烈精彩,雙方同時在高/低端發力,全面駁火,資金怕假期有更多不利消息,所以要避險,股市肯定有動蕩,很正常。老楊要提醒的是,接下來還會有更多黑天鵝出現!現在只是開始。 2,順勢而為,個人投資者,要重點關注避險資產,抗通脹資產!如黃金、糧食、醫藥。福禍相依,先哲早已告訴我們必勝的秘籍。 3,中國選擇打美國大豆,有可能導致通脹。按券商測算,大豆價格如果上漲30%,將拉動CPI漲0.5%,然后呢,央行很可能收緊流動性來應對,這一點會被多/空同時拿來做文章,只要利用好這個機會,收益會超乎想象。 別人恐慌時 我們抓“戰后牛” 先人一步 看得遠 賺得多 上面說過,資金在避險,但險不會一直避下去的,第二步操作是什么呢?就是調倉換股。換股完成之日,就是“戰后”拉升之時。 那么怎么調倉呢。建議從三方面考慮: 1,抓“避險+反擊”雙重概念。醫藥股是個例子,傳統避險概念,估值低,立足國內消費,不受貿易戰拖累反而受益,既是盾牌又是匕首,能不受歡迎嗎。消費類是這個方向的主力! 2,MSCI概念。這個事好久沒提了,但其實各家基金公司已經開始加速申報,大批資金正等著入場開戰,要注意這部分錢可是長線主力。銀行、券商、績優藍籌連續調整,是真的不行了嗎?呵呵,希望朋友們能看透這個套路。 3,部分資源類股。貿易戰導致銅鋁、螺紋等金屬類期貨暴跌,A股對應標的也出現較大下挫。低位就是機會,只要形勢趨緩,游資第一個炒的就是這種“報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