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以科技、醫藥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板塊領銜反彈,創業板指數漲逾3%,領漲三大股指。同時,經過激烈爭奪,滬指跌幅從開盤近2%逐步收窄至0.6%,尾盤成功收復3100點整數關口,顯示市場此前對于中美貿易摩擦的憂慮情緒已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科技股率先反彈
盡管中美貿易摩擦給美股自身帶來的沖擊仍在持續——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高開低走,持續下跌,但跌勢傳導到A股后影響并不持久。26日,滬深兩市低開逾1%后繼續向下探底,滬指早盤一度跌近2%,失守3100點整數關口,創業板指數盤中也一度重挫,跌破1700點。但隨后在科技、醫藥生物、軍工等板塊帶動下,兩市股指震蕩反彈。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尾盤持續拉升,已收復上周五的大部分跌幅,尾盤時段,滬指跌幅也已大幅收窄。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133.72點,跌幅0.6%;深證成指報10564.38點,漲1.19%,創業板指數報1780.61點,漲幅3.16%。兩市成交額合計達4709億元。
美國時間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關稅的總統備忘錄。受該備忘錄影響較大的通信設備、軟件服務、半導體、互聯網等板塊上周五成為下跌重災區后,26日展開集體反彈。國科微(300672)、華微電子(600360)、盈方微(000670)、同有科技(300302)、用友網絡(600588)、浪潮信息(000977)等個股紛紛漲停,亦帶動了國產軟件、工業互聯網、芯片、云計算等概念的活躍。
軍工股漲勢凌厲,板塊內有北方導航(600435)、北斗星通(002151)、星網宇達(002829)等多只個股先后封板,中直股份(600038)、航天科技(000901)、海特高新(002023)、航天電子(600879)等均漲逾5%。
醫藥、醫療保健板塊也表現亮眼,除華森制藥(002907)、艾德生物(300685)、九典制藥(300705)等漲停之外,魚躍醫療(002223)、健帆生物(300529)、千山藥機(300216)、信邦制藥(002390)、九芝堂(000989)等漲幅均在5%以上。
跌幅方面,銀行、保險、煤炭、運輸服務等行業板塊和水域改革、豬肉、鄉村振興等主題跌幅居前。
北向資金逢低吸納龍頭股
26日,伴隨市場憂慮情緒緩解,借道滬股通、深股通的北向資金恢復凈買入,且合計凈買入達38.39億元,為逾兩個半月來單日凈買入額新高。
盤后數據顯示,北向資金昨日買入的籌碼主要集中在銀行、食品飲料、家電、通用設備等行業的龍頭股。
比如,伊利股份(600887)、招商銀行和農業銀行26日均下挫逾3%,滬股通資金當日分別凈買入4.6億、1.5億和2.03億元。同日分別下跌1.72%和2.38%的美的集團(000333)和萬科A,分別獲深股通資金凈買入2.59億和1.03億元。較為抗跌的貴州茅臺(600519)和海螺水泥(600585),26日分別獲滬股通資金凈買入3.21億和3.01億元。26日大漲6.71%的通用設備龍頭先導智能(300450),獲深股通凈買入1.14億元,自深港通開通以來,該股已3次登上深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且均集中于本月。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認為,短期市場受風險偏好影響仍會出現一些波動,但投資者不必對A股短期波動過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