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以來,中小創逐步搶班主板行情,市場風格完成切換,尤其是春節過后,創業板在眾多題材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
截至上周,創業板春節過后累計上漲12.76%,成為各大指數中的領頭羊,中小板也大漲了7.66%,相比之下,年初還表現活躍的主板市場則相形見絀,節后的上證50指數上漲1.29%,滬深300指數上漲3.46%,滬指大盤上漲3.38%。
自市場在2月初暴跌以來,中小創成為了反彈的主要供新力量,也正是由于中小盤股的活躍,也大大的提高了市場的人氣與賺錢效應,要知道在年初大盤連續收陽之時,大部分朋友只賺了指數而沒有賺到錢。
題材的活躍在中小創的反彈中占據較重的作用,我們在上周一的文章中就有過判斷,富士康上市進入快速通道,“獨角獸”的來臨讓中小創的強勢得到進一步鞏固。
技術上看,創業板上周放量大漲,周線在實現4連陽的同時,也成功突破了60周線的長期壓制,要知道自2016年熔斷跌破這一趨勢性指標以來,創指已經整整度過了110周,時隔兩年多,創業板成功突破60周線,完成了自我的救贖,也打開了進一步反彈的上漲空間。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會擔心,近期支持創業板反彈的像獨角獸、富士康這樣的熱門題材,會不會出現虎頭蛇尾,等這陣風一過又會留下一地雞毛?
小牛看來,都說樹大招風,而這次的這棵“招風樹”是不會那么輕易折斷的,而且很有可能中國股市的十年牛市(復興)之路,就此踏上征程!
十年牛市不是夢,A股踏上新征程!
我們是因何做出這樣的判斷呢?
上周末,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接受記者訪問中提到,限于當時的特定制度環境和市場容量,一些主體在中國的新經濟企業選擇到境外上市,這是好事,但國內沒有享受到它們增長的成果,也是一個遺憾,“進入新時代,這個遺憾就不能再發生了”。
對于近期火熱的“獨角獸”概念回歸A股,劉主席表示,富士康的閃電過會是依法辦理。并且,新經濟企業可以自己選擇合適方式回歸A股。
從高層與“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的意見看,對新經濟企業加強支持力度的呼聲很高。這也同時表明,國家對于科技創新技術,這一發展目標的高度定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趕在今年兩會召開前,管理層有迫不及待地提出將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大“獨角獸”密集的新型行業列為即報即審的“特殊通道”,也釋放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就是政策已經向創新發展型企業傾斜不再是口號,從富士康快速過會就能看出,這些支持性的政策已經落到實地。
如果我們參考全球股指風向標的美國股市會發現,美股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后,開啟了連續上漲的十年大牛市,這其中不能排除有量化寬松的政策影響,但與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騰飛更是密不可分。
美國道瓊斯指數的十年牛市之路
當前標普500前五大市值公司蘋果、谷歌、亞馬遜、微軟和臉書,全部都是科技公司,占標普 500總市值比例達到14.9%,科技板塊市值占標普500比例更是高達25.3%,遠超其他板塊。
2009年3月至今,谷歌、微軟、蘋果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漲幅分別達到5.8倍、6.2倍、13.4倍和20.7倍。臉書2012年上市以來,漲幅也在3.8倍左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中國股市也能通過“獨角獸”企業的回歸,以及在國內發掘更多的新經濟股IPO,以及通過并購重組上市,就能逐步改變目前以周期性大盤股為主的A股結構,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市,促進新經濟獲得更大的發展,分享新經濟帶來的成果。那么,A股也同樣具備走長期走牛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