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滬指走出V型反轉,盤中探底后強勢回升,之后上證50、滬深300等權重發力翻紅,兩市風格悄然轉換。
持續領跑后,中小創盤中出現疲憊跡象,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類個股出現分化,周期股卻異軍突起,以電解鋁為首的有色板塊出現明顯拉升,帶動周期品種走強。
深圳國企改革板塊盤中大漲,深紡織A強勢漲停,帶動深天地A、特力A漲停,深物業A大漲7%。
獨角獸概念雖然也有所分化,但整體優勢依然強勁,麥達數字一字板漲停外,安彩高科、天華超凈兩連板。
另外,醫療概念股表現活躍,醫療商業、醫療器械、醫療改革、民營醫院多個概念漲幅居前,盤面整體表現完全符合我們昨日文章開頭的提示:
可以說,周二行情仍然受益于兩會的熱度,在對剛剛發布的2018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中,我們要濾清2018年的投資思路。
小牛團隊通過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認為今年投資主線將圍繞7大領域展開,分別是制造強國、國企改革、房地產、環保、鄉村振興、改革開放、社會民生。
我們會在之后的文章中分別為大家詳細分析這幾大領域的重要性,今天作為這一系列的開篇,為大家介紹——制造強國。
3大維度關注制造強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大幅壓減工業生產許可證,強化產品質量監管。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
在去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報告同時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落實好這一戰略部署,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制造強國新的時代內涵,健全和完善制造強國關鍵支撐體系。
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下,我們建議從3大維度來布局制造強國這一較大的概念機會,首先建議從國防軍工方面入手,分別布局航天、大飛機、航母三大產業。
從兩會中透露,我國國防軍工產業正處于持續發展階段,軍費支出也在平穩增長,其中軍工裝備占比較重,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全球戰略形勢的“剛性需求”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發展趨勢。
第二推薦關注的角度是科技類,相比于傳統工業,我國在科技產業的發展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并不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芯片等新興科技產業上,更是在某些方面處于全球領先位置,作為發展制造業強國的目標而言,科技產業的發展,也成為國家十分重視的一環。
說到科技就不能不提創新,中國制造(例如高鐵)靠著本身的實力,已經在國際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另外像新能源、互聯網等相關領域,也是國家政策扶植、惠及人民生活需求的重要產業。(來源:牛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