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開市后的創業板煥發新春,累計上漲幅度達到7.61%,其勢頭甚至蓋過了之前連續上漲的上證指數。
前期漲幅過大的權重藍籌出現集體啞火,上證50指數經過持續調整,已經回吐之前漲幅,而轉為下跌。
從板塊題材的表現來看則更加明顯,大金融類的銀行、保險,大消費類的家電、白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撤,業績優秀的老板電器僅是因業績增長下滑,就連吃兩記跌停。
另一方面,中小創的春天提前到來,芯片、5G、人工智能等眾多科技股攜手軍工、傳媒、區塊鏈等題材股表現活躍,其中中小創受益頗豐。
中信一級行業上周表現排行
個股表現方面,創業板股中,春節以后漲幅超過10%的就有249只,漲幅10%以內的有400多只,僅31只股逆市下跌,可以說創業板股節后呈普漲態勢,這與之前的白馬股結構性行情中,多數個股下跌對比鮮明。而且就牛股占比看,整個A股市場節后漲10%以上的有700余只,創業板股占了近四成份額。
從節后的資金動向我們也能一見端倪,由于春節假期影響,兩融余額重新跌落萬億關口,但隨著假期結束,兩融余額開始六連升,而創業板指數14只標的個股在節后的融資余額增長超過5%。(創業板個股在兩融標的股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僅有50多只)
中小創的強勢在接下來的市場中有望得到進一步鞏固,最新消息,證監會將在3月8日審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未來將有更多的獨角獸企業獲得A股發行綠色通道。
A股放開“獨角獸”將成下一投資風口?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稀有而且高貴。所謂“獨角獸公司”一般指投資界對于10億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的稱謂。
根據胡潤研究院近期數據顯示,2017年,在大中華范圍內收錄共計120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總計超3萬億人民幣,從行業維度看,來自于互聯網服務及電子商務行業的獨角獸最多,各有22家企業上榜,在14個行業中并列第一,互聯網金融行業涌現出17家獨角獸企業,前三大行業的獨角獸占到上榜獨角獸企業總數的50%。此外,文化娛樂、汽車交通和醫療健康也是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較為集中的行業。
近期已有多家媒體報道,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生物科技、云計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
近來監管層態度明確,希望將下一批“BATJ”留在國內,隨著360回歸A股、富士康IPO特批消息的傳出,獨角獸相關概念股紛紛異動,3月2日,A股市場螞蟻金服、小米、寧德時代和云從科技等概念股持續活躍。作為小米獨家供應鏈服務商,普路通已經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普路通連續兩日漲停
國家有意放出“獨角獸”,將毫無疑問對科技創新類的新型企業形成提振,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優秀科技公司如A 股確實能夠開通IPO 快速通道,則有望吸引國內生物科技、TMT+等領域優質創新企業,為國內創新型科技企業上市提供更多便利,增強國內資本市場競爭力。成為全球交易所競爭的稀缺資源。
受到如此政策支持的影響,多家中概股已經將表示,愿意盡早回歸A股,上周互聯網安全公司360完成登陸A股,市值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較其在美國上市的市值增加了近6倍。
富士康從特殊通道IPO則是證監會支持新企業的最新例證。據證監會網站,證監會發審委將于3月8日審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對A股市場而言,如生物科技、云計算等領域為代表的獨角獸企業IPO 速度能夠加快,將吸引更多資金入市競逐,也將對科技股占比較重的中小創帶來持續的資金助力。
下圖是在高端制造、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四大行業獨角獸企業榜單,可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