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周五早盤沖高回落,午后在題材、權重的護持下反轉收陽,創業板低開低走,雖然午后也有所回升,但最終遺憾收陰。
技術上看,滬指走出5連陽,周五遇到200日線阻力而出現回撤,雖然未能突破此處位置,但收盤依然站上年線。
小時圖上,目前還不能斷定上周五的回撤是四浪調整,還是大三浪中的一個子浪,但可以斷定即便是已經完成四浪,還有一次五浪拉升的機會。
具體題材表現上,受到中央政治局聽取雄安規劃編制取得進展的消息刺激,雄安指數一度大漲超4%,雄安概念超過130只個股紅盤上漲,中環裝備、回天新材、韓建河山、數字政通漲停!
此前雄安概念經過連續調整,個股基本上均從高點回撤,部分個股經過調整后的估值已經回到較低水平,如今接近題材誕生一周年之際,雄安題材有望借政策春風再上投資風口。
消息面上,上周五出了一件大事,受國務院委托,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昨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說明。根據決定草案,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延長2年至2020年2月29日。
我國現行股票發行制度是核準制。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上市公司的品質,但同時也帶來了核準成本高、效率偏低等問題,甚至在某些時段被迫中止新股發行,造成新股發行“堰塞湖”等。這次申請延期意味著,注冊制改革仍在穩步推進中。
短期上看,注冊制的延遲推出,在某種程度上對股市,尤其是中小創將形成一定利好,進入2018年后,市場風格已經由主板藍籌開始向中小創轉移,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就已經在逐步加碼中小創,中小創市值重要股東也在頻頻增持,經過持續調整后的中小創已經顯露出“黃金坑”特征,我們也依然推薦關注的創業板藍籌。
聊完注冊制的話題后,我們來聚焦一下將于本周發生的重磅事件,它將貫穿2018,成為最火的投資主線!
全國兩會周末重磅來襲!
今年全國兩會將于3月3日和3月5日先后召開,兩會既包括經濟、公共安全等國家層面的熱點,也涉及社保、醫改、食品安全、教育、環保等重大民生問題,有些問題短期難以得到解決,在兩會上一貫受到熱議,成為兩會傳統熱點。在這些傳統熱點之外,更須把握兩會年度主題,如2014年的“一帶一路”、2015年的“互聯網+”、2016-17年的“供給側改革”。
2018年作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的第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國兩會在此大背景下召開,萬眾矚目。
另外,我們看好兩會行情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兩會行情基本不會出現砸盤暴跌,為市場整體發展吃了一顆定心丸
2、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節后政策導向效果開始發酵
3、隨著季節性回暖,周期性季節性行業的春天到來,再加上開工旺季,大部分行業進入發展增速期
4、春節效應繼續,歷史經驗表明歷次春節過后的市場不會太差
5、我國經濟平穩持續發展
根據歷年兩會前后的A股市場表現看,全國兩會召開前一周和兩會召開期間A股整體表現一般,上漲概率均為56%;會后出現上漲的概率較大。
Wind數據統計顯示,近18年來,兩會后一周和一個月上漲概率上升至72%。此外,兩會閉幕后的一個月內上證指數累計漲幅均值為4.73%,其中2007年和2014年兩會后一個月A股漲幅達兩成, 2007年兩會后一個月上證綜指累計上漲19.19%, 2015年兩會后一個月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2.61%。
歷史量化數據顯示,兩會前兩周是布局“兩會”的最好時間窗口。國企改革、鄉村振興、精準脫貧、租售同權、污染防治、文化復興、供給側改革、自貿港眾多題材誰將脫穎而出,誰又是板塊的細分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