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一(2月5日),美股再度開啟“暴跌”模式。
截止美股周一收盤,道指收跌1175.28點,創201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盤中一度暴跌近1600點。標普收跌4.61%,創下2011年8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273.42點,跌幅3.78%,報6967.53點。恐慌指數VIX一度大漲超100%。
此外,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5個基點,脫離四年高位。美元指數大漲,歐元、英鎊下挫。
而美股再度巨震,下挫效應再度波及亞太股市。
日經225指數開盤跌1.83%,之后跌幅迅速擴大至5%。韓國首爾綜指開盤跌2.2%,后跌幅擴大至2.5%。最早開盤的新西蘭股指跌幅達2.06%,澳大利亞股指跌幅一度超3%。恒生指數開盤也暴跌3.77%。
開盤后不久,日本創業板東京證交所MOTHERS指數期貨觸發熔斷機制,目前該指數下挫7.1%,或將創下2016年來的最大跌幅。
一、美股暴跌原因
1)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利率的上升是導致本輪美股下跌的核心因素。周五公布的美國2018年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0萬,失業率仍然維持在17年來最低的4.1%。但這份強勁的經濟數據卻引發了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提高以及美國借貸成本上漲令市場備受壓力。分析師表示,這份強勁的數據推動美元與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在一定程度上為美聯儲今年實行更加激進的貨幣政策奠定了基礎。
2)債市拋售: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今年以來已累漲了至少40個基點,并堅定邁向3%關口,令市場擔心漲勢過于迅猛。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1.6個基點,至2.145%,令美債收益率曲線重新陡峭化。
3)能源股和科技股疲軟: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營收低于預期,蘋果則公布蘋果手機銷量不盡人意,引發股價下跌。美股周一收盤,美國科技股集體下跌。英偉達收跌8.49%,AMD收跌7.07%,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5.08%,奈飛收跌4.92%,Facebook收跌4.74%,微軟收跌4.12%,英特爾收跌3.53%,亞馬遜收跌2.79%,蘋果收跌2.5%。
4)量化基金啟動激進拋售模式:高盛認為,標普指數2735點是趨勢轉折點,觸發了CTA量化基金的激進拋售。值得注意的是,周一標普指數從2,750下挫至2649,正好越過了這個趨勢轉折點。當市場的廣泛下跌行情形成下降趨勢時,CTA基金將隨行就市,啟動強制拋售模式,對市場施加額外的下行壓力。
高盛指出,CTA基金目前為止持有約700億美元美股多倉,在全球股市持有約1900億美元多倉。
如果當前的下跌形勢繼續惡化,高盛預計這些基金在未來一個月內拋售1900億美元是合理的。而目前市場面臨的另外一個威脅是,來著CTA的拋售壓力可能加劇風險平價策略基金的拋售。
5)美股各大股指估值已處歷史高位:自2009年以來,美股市場已經走了長達9年的牛市行情。道指已從當年的6000多點,飆升至如今的26000點附近,漲幅超過了300%。
數據顯示,經過9年的牛市行情,美股各大指數估值都已漲至歷史高位,這背后的原因有著美國貨幣政策太寬松、利率太低、加杠桿等多方面原因。更高的估值是擔心市場回落的理由之一。
二、三種渠道影響A股
上周五美股暴跌,全球股市受累集體下挫,反觀A股,走出了獨立走勢,周一,上證指數午盤后翻紅,收盤,上證指數漲0.73%,
而美股暴跌對A股究竟有哪些影響?
1、情緒、資金、宏觀預期,三個主要渠道影響A股。中銀策略研報顯示,全球市場同步下跌,情緒的悲觀、風險偏好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蔓延至A股,這會在短期對A股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
資金方面,隨著美債收益率的不斷上行,疊加特朗普減稅政策的實施,A股資金或面臨一定的外流壓力。
最后,貨幣政策可能加速收緊,全球貨幣政策也進入到新一輪收縮的周期中,經濟周期的擴張階段或被適度熨平,宏觀基本面的表現或將低于市場的預期,這將增大國內經濟下行的擔憂。
2、短期或受海外影響,A股整體估值壓力不大。中銀策略指出,情緒的影響只在短期對A股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中美利差雖收窄,但仍在高位,美股下跌的中期影響有限。
海通策略則表示,整體上,美國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目前PE(TTM)分別為23.8倍、24.2倍,處于2007年以來歷史高位,美股回調也有消化估值的因素,而上證綜指、滬深300目前PE(TTM)分別為16.6倍、15.5倍,均處于歷史中低水平,A股整體的估值壓力不大。
廣發策略戴康也持相近觀點,美股的下跌本質上是經濟增長更樂觀引發通脹擔憂和情緒影響,而非基本面走弱或風險事件驅動。且當前A股的估值水平不同于美股,并非處于歷史高位。
平安證券則認為,當前判斷美股走勢直接影響A股的可能性還不太大:中國無風險利率水平仍顯著高于美國,市場開放進程加快以及強勢的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沖美股調整風險對A股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