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間三大股指微幅低開后一度翻紅,但隨即相繼走低,上證指數跌穿3450關鍵支撐,直逼30日均線,尾盤在上證50權重股的帶動下最終跌幅收回1%以內,但中小創卻遭遇大幅殺跌,中小板收盤大跌2.62%,創指收跌2.17%,1700點整數關口也宣告失守。
市場連續殺跌的首要推手仍是和年度業績預告的績差股有關,經過連續殺跌后,A股時隔12年重現“仙股”。*ST海潤(600401)再吃一記跌停,股價報0.97元,跌破1元成為兩市當中第一只仙股。
所謂仙股就是指其價格已經低于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在美國股市上如果股票的價格長期低于某一價格就會被摘牌。 在大陸是指低于1元的股票。 在香港是指低于1角的股票。 用貨幣單位指稱一類股票,這在中國股市中也有類似說法,比如說某某股票為百元股,或說某某股票為十元股。
目前兩市股價低于3元的個股共35家,多數為業績虧損的個股,在價值投資風格盛行的市場背景下,這些低價股多數處于下降通道當中,2018年大概率會出現新一批仙股。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看,1元股的出現,意味著市場已經到了一定的底部。
上一次1元股較為集中誕生是在2005年和2006年,尤其是2005年7月曾大范圍出現過1元以下的股票,尤其在2005年7月,一度有10只1元以下的仙股,堪稱“黑色“七月。
我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上一次仙股集中出沒時,正值大盤剛剛創下998點新低,但殊不知這里正是一輪超級大牛市的起點,隨后指數在兩年時間里翻了數倍,直上6124創下歷史高點!
當然,我們借此就斷言后市走牛還為時尚早,大家眼前關注的是市場大面積調整的真正原因,還有這樣大面積下跌的狀況下還能參與嗎?
以靜制動,不破不立!
我們昨日分析過,春節前的市場不能像平常期一樣對待,場內、場外的資金早已心神意亂,本身布局意愿就出現分歧的情況下,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成為資金逃離的導火索。
消息面上,周四凌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聲明預計,今年美國通脹將會上升。這讓美聯儲再次加息的預期升溫,市場預計的3月加息幾率由一天前的不到75%升至83%上方。
美聯儲釋放的這一信號,不但令和美元呈蹺蹺板關系的貴金屬、大宗商品下挫,對以人民幣計價的A股市場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而且從資金情況看,雖然近段時間北上資金持續凈流入,但大多數中小創個股是不在滬深港通的范圍內的,因此外資布局與大幅下跌的中小盤并沒有直接關系,此時的市場環境下,國內的外圍資金很難再流進股市,反而因為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倒有爭先流出的風險,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昨日兩市再次出現大面積下跌的原因。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以靜制動,既然市場要去尋底,我們就等到跌干凈后再去打掃戰場,與其冒險抄底,不如靜下心來泡杯茶,先靜觀其變,尤其是對創業板來說更是如此。
雖然創指跌破了1700點,本周暴跌了6.57%,但從數據上看,創業板ETF驚人出現了史上最大單日凈申購,并且連續4天進入了創業板ETF歷史增倉份額前十。過去四個交易日,創業板ETF、富國創業板分級、創業板50ETF,這三大創業板基金合計凈流入33億元,為史上最密集資金流入。
2018年1月25日創業板ETF的份額只有33.7億份,而到了1月31日公布的份額激增到了47.1億份,短短4個交易日就增加了13.4億份,增幅接近40%。
按照近期創業板ETF平均成交價格1.7元測算,短短4個交易日,創業板ETF凈申購對應的資金達到了22.8億元。
從創業板ETF成立6年多歷史來看,這顯然是史上最兇猛的增倉,其中1月31日新增的4.88億份,還是歷史最高的單日份額增長。
我們仍然堅持此前對創業板后市機會的看法,在大破大立后,創指中那些市盈率較低,股值優秀的創藍籌個股將迎來補漲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