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集體小幅低開,早盤下探一段時間后,開啟震蕩走高的模式,雙雙翻紅收盤。最終,滬指上漲0.78%,報收3306點;深成指上漲0.15%,創業板上漲0.17%。
從盤面上看,農機、次新股、天然氣等板塊漲幅居前;兩市僅維生素、超級品牌、養殖業等不足10個板塊下跌。
從技術面來看,上證成交額報1746億元,與昨日基本持平,滬指中陽線在三大指數中率先企穩,個股迎來普漲行情,次新股領銜大漲,帶動整個市場回暖。
次新股的絕地反擊,讓存量資金蠢蠢欲動,對于有短線能力的朋友來講,的確可以去博弈有基本次新的超跌反彈,但是對于半數次新而言,隨著時間的推移,破發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上交所國債逆回購利率飆升,尾盤拉升至15%,市場中充斥著錢荒的味道,年末的最后幾天,二級市場資金流動性的確需要注意。
中國股市現20年罕見怪象,散戶虧慘,機構卻賺翻,由于全年近七成的個股下跌,很多中小投資者不是被套牢,就是被割肉出局,A股市場的去散戶化愈演愈烈。CCTV2財經也進行了專門的報道,今年以來大市值公司備受機構青睞,出現了大盤牛、小盤熊的局面。
10-11月,堅定看好大消費的思路就是如此,一些超級品牌的公司股價,也是在這個階段創下歷史新高。而四季度老古一直強調的選股思路,要么就是尋找業績增長穩定,基本面較好、或者有核心技術的上市公司;要么就是選擇有大政策支撐,如混改、供給側改革、新能源、環保等。—— 價值與成長。
今日的創業板盤中錄得新低,著實讓人驚出一身冷汗,好在臨近午盤有一輪反彈,個股慢慢走強,沒有順勢下跌,所幸是有驚無險。創業板今日的新低絕不是最后一跌,底部一定是磨出來的,預計近段時間市場只有不到10%的個股,能走出獨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