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盤策略建議
【盤面回顧】
漲停家數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兩市共42家漲停;跌停1家。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1730億元,深市成交2290億元,兩市總成交額約為402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291億。盤面上大數據、軟件。云計算等板塊漲幅前;高送轉、服裝家紡、寧夏等板塊漲幅靠后。
【操作建議】
周一市場延續反彈,大數據概念領漲,白馬股及次新股較為活躍。短線不宜重倉參與,關注大數據概念的持續性,適當留意調整多日白馬股、超跌績優股、以及大額增持類型。此外,市場持續性沒有強勢回暖之前,自己把握不大的話,盤中追漲宜謹慎。
二、隔夜資訊精選
【宏觀新聞精選】
1、中國11月M2貨幣供應同比9.1% 超預期
中國11月M2貨幣供應同比 9.1%,預期 8.9%,前值 8.8%。中國11月M1貨幣供應同比 12.7%,預期 12.9%,前值 13%。中國11月M0貨幣供應同比 5.7%,預期 6.5%,前值 6.3%。
2、中國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1.12萬億 環比大幅增長
中國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11200億,預期 8000億,前值 6632億。11月社會融資規模 16000億,預期 12500億,前值由 10400億修正為 10387億。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3.6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3、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方案即將出臺
近日,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年會上,記者從人社部內部人士處獲悉,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正在制定之中,即將出臺”。但該人士,未就該方案出臺,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予以表態。據了解,現有養老保險基金積累已經超過4.4萬億元,但由于養老保險基金尚未實現全國統籌,因此,用于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的部分相當有限,僅2600多億元養老保險基金正式投資。按照相關規定,4.4萬億元中的30%,將進入資本市場,用于投資。
4、新華社:2018年,嚴監管和防風險仍將是金融領域的重中之重
新華社發布文章稱,嚴監管是貫穿2017年金融領域的主題詞,針對市場上存在的各種亂象,各種“套路”,監管重拳接連落地。金融監管全面升級的背后,是監管層對風險的清醒認識和精準把握。金融監管的大網越織越密,讓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無處遁形,原來打監管“擦邊球”的“老套路”難以行通了,嚴監管正在重塑金融生態。可以預見,2018年,嚴監管和防風險仍將是金融領域的重中之重。除了遏制金融亂象的雷霆行動,如何建立符合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監管框架,如何推進更深層次的金融改革,將是下一步金融監管的著力點。央行近日聯合相關部門就資管業務征求意見,“各自為戰”多年的資管行業將迎來統一的監管標準,未來更多的監管協調舉措值得期待。
【行業新聞】
1、兩辦發布公務用車新規: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
2、浙江擬出臺全國首個無人機地方性法規
3、黑龍江要求燃氣企業主動公開價格、成本信息 強化社會監督
4、松下無錫工廠將量產車載鋰電池 2018年或將供貨
5、五糧液(000858)經銷商大會將于12月18日在宜賓舉行
6、監管下發網絡小貸業務風險專項整治方案 2018年1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