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日盤前策略:
【周末重要消息解讀】
1,國內多個城市房價回到一年前,“專家稱”房地產資金會向股市轉移。
為什么房地產能吸納如此多的資金?很簡單,因為房地產過去十年都是大牛市,你在任何一個時間買房都會賺錢,賺多賺少而已。回顧一下股市,那就呵呵了,很多散戶十年前的股還沒解套呢,如果想讓房地產資金大幅流向股市,二者賺錢效應必須逆轉,也就是房地產賺錢越來越難,股市賺錢越來越容易。那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什么呢?房地產賺錢是難了,股市也沒有容易!房地產資金與其說是流向股市,不如說是流向基金,最終流向與房地產投資理念相近的藍籌,以后慢牛,基金主導的局部行情會成為常態,而短線普漲的大牛市很難,核心原因是無論從監管還是經濟基本面,目前都不允許房地產資金出現快速大量流動,散戶不要一看到這個消息就無腦買藍籌,要想想這個新聞為什么不在17年年初,年中放出來,而是選擇了年末,其它就不多說了,犯忌諱。
2,周末IPO 5家。(短線未知,中線利空中小創)
無論怎樣的大跌,都無法阻止發新股的腳步。那些認為從9家減到5家就是大利好的我覺得已經有點受虐心理了。為啥說是確定的中線利空呢?首先,除了極少數華大基因這類獨角獸公司,新股開板后大部分都會大跌。其次,新股一年后的解禁潮怎么解決?一波又一波新股發得爽,一波又一波的解禁解禁得更爽,兩年幾千億的資金解禁誰來買單!還不是股民,大股東投資IPO就是為了套現的,再嚴厲的禁止規定也無法阻止資金套現的動力。
【今日策略】
1,三大指數破位,縮量反彈,證券次新連續下殺,前期核心龍頭股,華大基因,江豐電子,漢王科技連續跌停,從右側交易而言目前依然是空頭趨勢。
2,上周五三大指數雖然繼續萎靡,但是盤面出現了個股與指數背離的跡象,具體表現為創業板跌0.68%,但實際下跌的個股比率并不多,次新連續下殺后短線風險在下降,跌停的主要是近期大漲的強勢股和開板次新,大跌下殺降速后短線有反彈的需求。
3,粉絲個人情況不同,策略不同。
技術好的粉絲可以在控制倉位的情況下搏擊超短機會,盡量分批低吸不要追高,防反復。做的時候以次新和證券為技術參考。
技術一般的粉絲可以繼續觀望,就算反彈大概率也是分化上漲,目前橫盤區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暫時看不到太大的空間。
4,3330不能跌破,如果這一線跌破沒收回的話,短線風險會增大。
三,機會:
1,國資整合。
通信行業國資整合疊加了近期大熱的通信概念,如果指數企穩的話,持續性可能會更好一些。這個熱點如果繼續強勢的話,資金可能會向國資整合的其他領域進攻,能源,軍工的龍頭都可以關注一下。
2,年報高送轉。
次新持續下殺,殺的是風險。如果短線次新企穩,資金有概率選擇年報高送轉作為突破口,在上周四,周五次新一片下殺下,部分年報高送轉預期股出現了止跌,反向吸籌的動作。
3,藍籌。
藍籌依舊是年末的主線,因為臨近年末結算,大資金玩藍籌玩得不好還能全身而退,萬一套在題材上出逃都難。關注一下近期相對滯漲的藍籌,銀行,證券,航空等。需要注意的是藍籌的最佳買點都是殺跌后,短線追漲吃套概率大。
4,超跌。
通信國資整合,芯片,半導體,上周大漲的都是板塊內的低位超跌股,資源板塊也是如此,說明資金在這個位置偏謹慎,觀察一下熱點板塊的滯漲超跌股,需要注意的是超跌股除非是有強力題材支持,否則持續性一般都比較差(套牢盤多),快進快出為主。超跌板塊的話,關注一下環保和土地流轉板塊。
四,風險:
目前依然處于中線橫盤,短線空頭趨勢,個股分化比較厲害,前期大漲熱門股風險大,指數大跌期間漲的股容易在反彈的時候補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