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中秋節”這個超長假期已經結束,A股市場在這種長時間的休市之后都會有較為明顯的波動,外盤走勢,消息面變化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大盤的狀態,其中A股市場內在的強弱尤為重要。
我們就先來看看目前大盤的具體狀況。
假期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各大指數日線級別都回到了30日均線附近,并且這個中期均線的方向依然往上。雖然滬指收出一顆月陰十字星,終止了月線三連陽,但是綜合大盤技術趨勢來看,這顆陰十字星并不是大盤反彈行情的結束,而是波浪式上行行情的中繼,并有換擋加速的跡象。
消息面上,國內國際市場又有哪些大的事件需要關注呢?
央行發放消息,實施定向降準措施;美國9月非農數據喜憂參半;就業人口意外負增長,薪資卻增速超預期;外盤反彈;美元大漲、美債受寵;金價上下浮動不定;原油大幅波動……
總的來說,節日期間的消息都是偏向利好的,更令人振奮的是,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說道,中國經濟整體向好,發展充滿后勁,國際競爭力正不斷增強。
再結合外圍市場,歐美、亞太股市普遍大漲的情況,走出一輪像樣的反彈行情是完全有可能的,拿下開門紅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在操作上,大家還是要注意控制好倉位與節奏,提前布局個股,滾動操作獲得盈利,切忌盲目跟風追漲殺跌。
板塊上可積極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金融股。雖然說是定向降準,但是門檻很低,大概所有的銀行都能受益,而且券商、保險這類股票短時期內可能不會有什么行情,但是長遠來看,肯定會走牛。
二是新能源汽車。政策加上行業的推動,新能源汽車概念還將繼續走強 ,而且雙積分的正式落地,鋰電池,新能源汽車,零配件概念股肯定會走強,而且持續性將超過預期。
三是周期股。周期股輪動還在繼續,外圍市場除了金的行情不太好,都有不錯的漲幅,在加上供給側和環保壓力的影響,如果有績優股,大家應該還是可以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