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從先行指標PMI來看三月份和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不容樂觀。經濟減速、資金利率上升,信用違約事件不時爆發,打擊市場信心。短期市場仍將繼續承壓,操作策略仍以防范風險為主,績優股可適當參與。。。
清明小長假前一周市場整體呈現縮量反彈,各主要指數均以上漲報收——上證指數漲0.84%,深成指數漲2.82%,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漲3.27%,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漲1.22%,但是成交量較前一周大幅萎縮,滬市日均成交金額僅720億。 “炒地圖”行情逐漸降溫,只有少數個股如廊坊發展(行情 股吧 買賣點)、榮盛發展(行情 股吧 買賣點)延續強勢。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穩增長,但周期性板塊整體表現較為平淡。在經濟總體向下的背景下,業績逆勢增長高送配、重組或扭虧成功而“摘星脫帽”的公司成為“香餑餑”。草甘膦、藍寶石概念股持續飆升。
市場經歷連續走低后轉入震蕩盤整。官方制造業PMI微漲以及政府釋放穩增長政策都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支撐。但是我們也看到市場無法保持連貫,地產、鐵路、水泥等受利好刺激的權重板塊并未形成連續的上漲。多空雙方在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面的博弈加劇。同時,在周期股無法走強的情況下,市場似乎有回到炒作新經濟的老路上的跡象,但中小板的表現強于創業板。
上周央行共開展了1000億14天和620億28天期正回購操作,共有1000億正回購到期,因此上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620億元。這雖然是連續第八周凈回籠,但實際凈回籠規模較前一周縮減近四成,在此背景下,資金價格大幅下降。從銀行(行情 專區)間市場資金面看,資金利率自從3月中旬開始緩慢回升,預計在“積極財政+穩健貨幣”政策組合下,二季度短期利率會有所上行。
改革紅利目前對于A股的影響可謂隔靴搔癢,大盤上攻動力不足。根據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精神,“鐵路基建+棚戶區改造”投資拉動被作為穩增長的手段,但總體來看缺乏新意,沒有超出市場預期。銀根難以放松,資金瓶頸仍有待化解,短期利率將再度上行。近期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從先行指標PMI來看三月份和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不容樂觀。經濟減速、資金利率上升,信用違約事件不時爆發,打擊市場信心。短期市場仍將繼續承壓,操作策略仍以防范風險為主,績優股可適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