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創新創業的催化劑源源不斷。最直接的就是產業政策密集推出,繼8月13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之后,9月14日又印發了《關于推廣支持創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將推出13項支持創新相關的改革舉措,包括融資、稅收、人才引入、軍民融合等。創新驅動不僅是我國的國家戰略,也是這一輪全球工業革命的核心,相關領域的新產業龍頭大牛股也不斷崛起。過去10年,美股成就了“FAAMG”這五大IT巨頭,目前已成為最大市值的大牛股。更重要的是,過去一年,人工智能芯片領先企業英偉達、半導體設備領先企業AMAT,一改長期弱勢,轉向持續上漲,股價迭創新高。股價表現強勁的大背景,就是醞釀多年的新技術已全面步入產業化和商業化,其中,EV(電動車)、AI(人工智能)的產業前景最為清晰。
新產業正驅動全球新一輪經濟增長,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日、韓、美、德)的設備投資增速,已形成清晰的增長拐點(即8年至10年的朱格拉周期),受之影響,預計我國中高端機械設備制造業復蘇拐點的到來也為時不遠。疊加我國對信息消費的產業政策驅動,新產業龍頭新藍籌的盈利增長拐點也有望漸次形成。
股市對行業景氣拐點變化總是敏感的。其中,美股對新產業的景氣周期最為敏銳,與之比較,A股的啟動時間常常滯后半年左右。比如,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特斯拉(TSLA),今年年初率先創歷史新高,但到下半年,A股的電動車龍頭股才漸漸啟動,到目前,EV(電動車)產業鏈龍頭股已全面進入大牛市周期,其他關聯品種也漸次從底部崛起。中長期看,會有一批龍頭企業不斷向千億市值邁進,包括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重要環節,像天齊鋰業、贛鋒鋰業、華友鈷業、杉杉股份、當升科技、創新股份、天賜材料、新宙邦等。當然,更多產業關聯的潛力品種也會因比價聯動而上漲,像鹽湖股份(鹽湖鋰)、五礦資本(三元材料)、樂凱膠片(隔膜)等,都值得關注。
依此類推,AI(人工智能)產業鏈也處于投資大拐點位置。從去年年初至今,NVDA、AMAT的股價分別從28美元、17美元附近啟動,目前已突破180美元、47美元,趨勢上已形成牛市格局。A股AI相關的芯片龍頭,近期漸次轉強,包括全志科技(IC設計)、歐比特(航宇IC設計)、兆易創新(存儲芯片)、富瀚微(安防芯片)、北方華創(半導體設備)、中科曙光(高性能計算)、浪潮信息(GPU服務器)、中科創達(智能移動終端操作系統)、四維圖新(高精度地圖+芯片)等。當前,這批龍頭企業的股價估值(市銷率)整體處于低估區域。我國的集成電路生產線建設周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集中釋放。與AI關聯的云服務、新型顯示、物聯網,特別是智能制造(IM),將會是未來決定行情大升級的重要群體。
當前可選的投資機會,不僅僅是EV、AI產業,也包括與消費服務業有關的大金融和健康服務,也包括與投資有關的大周期品。大金融,得到絕對估值支撐,經過一輪快速上漲之后,目前正處于回檔鞏固整理期,預期四季度會再次啟動。
指數方面,大趨勢向上。上證50、滬深300指數,已于6月中旬實現向大型多頭排列的轉變,這種中長期上漲趨勢正不斷強化。特別是以傳統消費藍籌為主的白馬1.0,也普遍調整至5月均線,技術上已具備再上臺階的潛力。基于此,我們認為,短期內大盤有加速上漲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