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口理論來講,8月28日留下一個跳空缺口(3331-3336)點,突破缺口即這次市場調整的極限位置,3330點附近是此輪行情的做多信號,強勢的上升缺口沒有立刻的輕易回補,也彰顯出市場做多資金持籌決心。就算一旦出現回補的情況,也可能會有強勢的反彈出現,當有明顯的資金入場搶籌,市場有望形成新的主流熱點,引領股指重回上升軌道,也將再次激活市場投資者做多熱情。
目前來看,本輪市場的核心驅動因素是金融股與周期股的估值修復與盈利改善,迄今為止這個邏輯并沒有被顛覆,甚至未見削弱,那么出現的調整只是中期震蕩向上趨勢中的短期調整,即鐵拳縮回來,漲上去才更有力量與韌性。
在結構性行情為主導、存量資金博弈為主的前提下,市場熱點板塊仍保持著正常的節奏輪動,如2月份啟動的消費白馬,4月崛起的大金融(保險),6-7月份機構挖掘的周期品種,8月份尋找的中小創真成長股等,從這些特征中我們均可以尋覓到“價值投資”機會,同時表明市場中沒有不好的股票,只有不好的買點,也再次驗證了股票的主要特點: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從資金流向來看,融資融券余額呈現持續穩步攀升跡象。據相關數據統計,6月至今,兩融規模經歷了長達3個半月向上的走勢,這是自2016年以來,兩融余額走高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截至9月14日,兩融余額規模創下一年半以來的高點——9849億,破萬在即。對兩融指標應理性看待,歷史數據顯示兩融指標并不是市場走勢唯一的前瞻指標,但是兩融指標的提升是股市增量資金的重要證據。截至9月15日,兩融日成交額均超過6000億(其中9月12日超過7500億),比8月又上了一個臺階。兩融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成交量的提高并不僅僅來自于高換手率反映的交投活躍度,而是證明確實有增量資金入場,這也是我們依舊認為目前市場仍然處于做多窗口期的原因之一。
周期股暫時偃旗息鼓之后,誰會有望成為下一個主流熱點?總結過去5年逆襲板塊有三大特征:低漲幅、低估值、政策或事件催化。結合上周市場盤面變化情況,建議投資者適當關注房地產、建筑類、軍工混改概念等品種,其二是前期大漲后近期調整充分的板塊,消費白馬股同時兼具進攻與防守,值得投資者再次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