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至12月31日,在年末市場資金面高度緊張的氛圍之中,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與主板走勢再度出現詭異的背離。期間滬指重挫7%,而創業板指數反彈近8%,創業板并沒有出現多數市場人士預言的“斷崖式下跌”,反倒是在年底獨自扛起了反彈“大旗”。
創業板為何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跟創業板的市值結構有關。目前,創業板已經形成了以碧水源(行情 股吧 買賣點) 、樂視網(行情 股吧 買賣點)和華誼兄弟(行情 股吧 買賣點)為首的“小藍籌”格局,這三只股票加起來的市值已經超過1000億元。只要這其中的一只股票出現異動,對創業板指數的影響都比較大。從創業板的整體布局來看,樂視網、華誼兄弟和碧水源幾乎都在2013年10月之后有過一波調整,而且調整幅度不小。但在那之后,三只股票都逐漸企穩,其中華誼兄弟彈性最大,反彈幅度不小。這樣,即使在IPO重啟消息公布之后,創業板依然可以依靠這些“小藍籌”來拉抬指數,進而烘暖整個創業板氣氛。
這些“小藍籌”之所以能夠撐住指數,主要原因還是它們具備一定的成長性。而它們的股價經過調整之后,估值相對比較合理,再加上有故事支撐,股價也就穩住了。比如樂視網與湖北衛視合作,華誼兄弟在《私人訂制》出來之前也有一波不錯的賀歲檔行情。
有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小藍籌”的作用還在于他的機構屬性比較強。凈值需求和投資風格決定了這些股票的命運,只要不出現系統性風險,機構一般不會揮刀斬倉。據統計,截至2013年12月31日,創業板流通市值達到10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0家,這些股票多數是機構投資者的重倉股。這十只“權重股”僅華誼兄弟年末出現下跌,其他股票表現良好,樂普醫療(行情 股吧 買賣點)甚至在年末連創反彈新高,這令創業板指數走強有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