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利好消息的釋放有助于增強市場做多的信心,而政策面偏暖也有利于市場做多情緒的釋放,未來市場有望繼續拓展反彈空間。
本周一市場再次發力,上證指數上漲1.9%,而前期強勢的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指數也再接再厲,上漲1.5%,創出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在經歷上周市場的休整后,市場做多人氣再次恢復,有利于市場突破前期阻力,拓展反彈空間。
上周,市場反彈受阻的重要壓力來自于海外市場的動蕩。如由于投資人擔憂美國QE將在9月退出,大量資金開始撤出新興市場,也由此引發新興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上周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印尼盾和印度盧比兌美元分別貶值了5.6%和2.4%,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一度創下了歷史新低,印尼、泰國和菲律賓股市分別下跌了8.7%、7.4%和5.6%。
實際上,投資人的憂慮過度了,這一方面在于QE的退出并不會太快,最近美聯儲的紀要表明,雖然縮減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的時間表已是基本共識,但是考慮到經濟復蘇的現狀,QE退出的時間很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另一方面在于當前新興市場的狀況好于1997年金融危機時的情形,因此QE退出帶來的沖擊也會比較有限。
就中國的情況來看,由于中國用于抵御危機的外匯儲備規模龐大,且目前我國經濟基本面尚好,QE退出對我國經濟及市場的影響也比較有限。近期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仍保持基本平穩,這表明熱錢并沒有大規律流出我國。
因此,市場即使在上周外圍市場大跌的情況下,也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而在本周外圍市場企穩之際,展開反彈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經濟面更多利好消息的釋放也有助于增強市場做多的信心。第一,繼統計局7月PMI企穩回升后,匯豐8月匯豐PMI也明顯好轉,在連續3個月低于50之后,重回50之上,預覽值為50.1,比上月終值高2.4個百分點,其中產出指數50.6,比上月高2.6,新訂單指數50.5,比上月高0.9個點,就業指數49.1,比上月高1.6。而官方也認同經濟的企穩,如近期統計局表示由于政策微調增強了企業對宏觀經濟的信心,海外環境出現了一些改善,中國經濟顯示出正面轉變信號,有明顯跡象顯示經濟增長穩定,中國能夠實現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第二,前期低迷的工業品價格也開始有所企穩,如8月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1%。這都使得三季度企業盈利好轉的概率增大。目前市場的做多熱點也開始聚集在三季度業績預增的個股。
此外,近期政策層面透露的信號偏暖也有利于市場做多情緒的釋放。如周一上海自貿區政策的出臺較大程度上刺激了上海版塊的集體大漲,這一方面在于自貿區的設立,極大促進上海外貿、物流、基建、房地產(行情 專區)等多產業的大發展,另一方面在于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可能為全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破局帶來巨大的示范效應,從而有利于激發市場的改革紅利預期。再如近期中央匯金上半年投資動向浮出水面:上半年中央匯金狂攬華安上證180ETF(行情 股吧 買賣點)、華夏上證50ETF(行情 股吧 買賣點)、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行情 股吧 買賣點)3只基金,動用資金量近150億元,這也有利于提振市場對于藍籌股投資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