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份單邊下行結束后,整個7月份市場都是呈現一種低位盤整的格局,屢次下探均在1950點附近止跌企穩,但向上壓力同樣比較大,2100點至今未能突破。盤中更是呈現出藍籌護盤,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大漲的狀態。屢屢大盤又向下運行的跡象時,以金融地產為首的權重藍籌股總是不動聲色拉回來,由此可見,在大跌后市場有了較為明顯的企穩走勢,下跌空間不大。筆者預測后市指數仍將維持區間震蕩的走勢,本周上方壓力在2080-2100點之間,向下在2000點附近有較強的支撐。
支持觀點的原因有二:
一是政策方面,穩增長的預期逐漸強烈,先是關于小微企業減稅、鐵路融資體制改革、扶持外貿方面的信號傳出,隨后針對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將有化解產能過剩總體方案出臺,再到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釋放出城市基礎建設的六大重點方向。從這些政策信號中可以發現兩個信息:一是繼續圍繞調結構、促轉型展開,對產能過剩領域和小微企業采取不同的策略,針對產能過剩領域,有計劃的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的產能,這個過程對傳統行業來說將是脫胎換骨的過程,必將經歷陣痛才能鳳凰涅盤。而針對小微企業則明顯不同,以減稅等方式鼓勵發展,而不是一味的打壓。二是穩增長的信號也漸漸明朗,針對城市基建方面提出了發展的六個重點方向,圍繞污水、燃氣、供熱、地鐵輕軌等涉及生活各個方面展開,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是基建投資的一個過程,也是穩增長的一種表現,當然這種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更傾向于民生,但對傳統行業的發展也是一種推動,比如管網、水泥、鋼鐵(行情 專區)的需求必然會有所上升。
二是資金面方面,央行上周時隔6個月重啟逆回購,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雖然資金額不大,但這種主動向市場投放資金的動作,與6月份資金面緊張的局面有著很大的不同。流動性對股市的影響非常明顯,6月份的單邊調整無疑使資金緊張的一種表現。
從上述的分析,筆者認為在政策趨暖、流動性較為寬松的背景下,再加上藍籌護盤的基礎上,大盤跌不下去,但同樣的資金大量集中于中小市值、藍籌集體反攻得不到資金關照的情況下,也難有持續性的上漲行情,因此區間震蕩概率大。針對本周行情,一方面鎖定創業板中小板等熱點調整下來的機會的同時,也要回避有大量限售股解禁的品種,另一方面針對低位的傳統藍籌可以給與一定的關注,但短期來看,尚不具備大規模配置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