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憑借其特有的爆發力,在極短的時間里累積較大的漲幅,一時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考慮到現在是牛市初期,市場缺少增量資金,場內資金主要在板塊間輪動,尋找并填平價值洼地。因此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周期板塊有必要在時間與空間上進行充分的調整。但是,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看,中長期依然看好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尤其是有色。分析周期板塊在2005年至2008年周期牛市、2014年至2015年系統牛市和2017年的表現,看好周期股中長期的投資潛力。周期相關個股很可能是牛熊切換階段,甚至是下一輪牛市中最好的投資品之一。
堅定看好周期性板塊
堅定看好周期板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經濟增速下滑,周期性行業過剩產能自主出清已見成效。供給側改革與環保督查加速了產能出清的速度,將使包括有色、黑色等在內的周期性行業供需結構更加合理,促使相關商品價格上漲到更加合理的水平,并明顯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二是未來幾年美國與東南亞國家加大基建投資的可能性,這很有可能給大宗商品帶來中國以外的增量需求,并因此催生出新一輪的商品牛市,帶動整個周期性板塊的投資機會。
周期行業的四個主要趨勢是:第一,周期行業拐點已經出現,供給側改革與環保督查加速行業出清速度。周期性行業自2012年開始逐步進入漫長的蕭條期,連續的虧損導致高成本低效率產能在此后的幾年中不斷關停,而此后推出的供給側改革則加速了煤炭、鋼鐵、電解鋁過剩產能的出清速度;環保督查讓所有企業都承擔相應的環境責任與環保成本,去產能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在需求端,2016-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下行,但是總量依然保持正增長,投資規模也沒有下滑。因此周期性行業的供需關系在這兩年里出現了顯著改善,商品價格或銷量上漲是供需結構改善后的正常現象。所以,我們認為就算沒有供給側改革與環保督查,周期性行業也會自發的見底。改革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加快了過剩產能出清的速度,并迅速扭轉供需格局,使產品價格回歸到更加合理的水平。
第二,美國與東南亞基建投資可能給周期性行業帶來中國以外的增量需求。預計未來美國與東南亞國家很有可能會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這將會給周期性行業帶來中國以外的增量需求。中國的周期性行業相關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將走出國門,分享當地發展所產生的紅利。
第三,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過充分調整,新的上漲周期已經開啟。目前大宗商品已經歷了充分調整。從時間上看,主要商品的價格在2007-2008年間,或者2011年見頂,到2015年底見底,經歷了至少5年的調整。而從調整的幅度上看,除黃金下跌幅度略小于50%以外,其他品種的價格跌幅都超過50%,最多的甚至達到80%以上。我們判斷,大宗商品在經歷了充分的調整后,現在已經進入新的上漲周期。
周期股牛市關注三品種
受供求關系影響,投資市場有其價值體現的周期與輪回。預計周期性行業將迎來系統性牛市,在周期性行業中,相對更看好鎳、白銀,以及美小麥。
首先,新能源汽車高增長,將帶動鎳的需求持續增加。鎳自2007年5月見頂后,到2015年底已經連續下跌9年,累積跌幅達85.4%。而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將長期推動鎳需求增長。硫酸鎳被大量運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前驅體。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快速滲透,到2025年時,用于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鎳將有望占到全球鎳消費總量的10%。在供給端,過去十年中全球用于生產純鎳的硫化鎳礦供應日漸匱乏:以國內硫化鎳開采冶煉的龍頭企業金川集團為例,其可供開采的資源僅夠再維持未來幾年的生產;國際上硫化鎳資源也相當稀缺,僅有的資源也被必和必拓等少數幾個國外企業所壟斷。
其次,白銀具有對沖通脹的能力,市場規模小價格彈性高。白銀作為一種重要的金屬兼具工業屬性與貴金屬的貨幣屬性,在大宗商品的系統性牛市中,是一種后周期品種,并具有對沖通脹的能力。白銀市場規模較小,價格彈性極高。1979年8月-1980年1月,白銀在5個月內迅速上漲440%。2010年8月-2011年4月,白銀8個月內上漲170%。到2015年底白銀的價格相對于2011年4月的高點下跌了72.6%,跌到8年來的低點。由于不排除未來大宗商品出現新一輪系統性牛市的可能性,所以我們也中長期看好白銀的投資機會。
再次,價格持續走低后,異常因素很可能推動美小麥價格上漲。農產品中,美小麥是相對看好的品種。美小麥自2008年2月見頂后,到2015年底的時候累積下跌達到了71.1%。價格持續大跌后,包括天氣在內的異常因素,很可能成為美小麥價格上漲的催化劑,由于美小麥價格處于絕對底部,因此價格將會有非常強的彈性。以今年為例,6月美國加拿大嚴重干旱,導致小麥單產潛力下降,6月初到7月初,美小麥的價格一度大漲33.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